园区功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09-1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编制了园区初步设计,2007年水利厅批准立项,历经两年建设初步建成。园区根据建设目标与社会定位,划分为水土保持科研与科普教育区、综合治理示范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和水土保持监测区等5个功能区。目前已成为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水土保持宣教、监测、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满足水土保持观摩、交流合作与科普教学的社会需求。 水土保持科研与科普教育区:科普教学楼1座1200 m2,包括水土保持成果展示室、监测管理办公室、观察室、准备室、植物标本室、化验室、园区管理办公室和多功能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一套,示范教育碑一座、科技园沙盘模型一个,常备科普教材3000套。 科研实验与培训中心 人工模拟降雨系统 化验室 水土保持成果展示厅 综合治理示范区:园区内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1.93 hm2、地埂植物带1.90 hm2、鱼鳞坑整地造林1.40 hm2、水平阶整地造林0.32 hm2等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地埂植物带示范区 水平梯田示范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修建工程围栏2.7km,封禁面积1.8hm2。 生态修复区 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建成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两处,栽植苗木二十余种,500多株,种植草本植物4种。 水土保持苗木展示区 水土保持监测区:包括小流域卡口站一处,3°、5°、8°三个不同坡度径流小区每个小区设三个重复,共计9个标准小区,12个5°不同防治措施效益观测小区。径流、气象等有关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规范,已纳入国家监测网络,连续五年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提供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资料。 小流域卡口站 径流观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