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生态产业发展迅猛。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12-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历史的保康,农业以种粮为主,工业以开矿为主,经济结构较为单一,发展方式较为粗放。通过综合治理,保康充分挖掘山水资源的优势和潜力,念山水经,打资源牌,依托丰富的山水资源发展小水电、旅游、高效农业等清洁能源和阳光产业,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与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高度对接,有机结合,带动和促进了产业结构大调整,县域经济由过去的“以磷化工业为主体、以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向“以生态旅游为主体、以磷化工业和特色农业为辅”的“一主两翼”华丽转身,逐步形成了生态型旅游、生态型农业、生态型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以核桃、茶叶、板栗等为代表的生态高效水保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园的规模扩张,全县已发展核桃44万亩,板栗20万亩,茶叶面积已达13万亩,高效农业年收入近5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五分之四强;以九路寨、尧治河、温泉小镇、五道峡、野花谷等核心景区为代表的生态型旅游,年接待游客能力已达90万人次,年可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8.1亿元,景区全部建成后,旅游年收入可望突破15亿元;小水电等清洁型能源的发展壮大,为“以电促工”奠定了坚实基础。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飞地园区”经济,目前已注册环保节能型企业23家,开工建设17家,可望两年内培植成千亿级磷化工产业。随着主导产业转型步伐的加快,保康县域经济的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发展效益逐步向好,县域经济在全省综合考核排名中大幅进位,由2007年的全省第59位前进到2012年的第35位,5年前进了24位。在2013年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保康获得三类县(市)区第5名的好成绩,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排洪沟工程 寺坪水库生态旅游 综合治理后的黄堡泉水湾 综合治理后的黄龙观村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