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况

赤水市情概况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6-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幅员面积1801.2平方公里。赤水历史悠久(赤水建置始于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曾因工农红军“四渡赤水”而闻名中外,是川黔边境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中心,物资流通集散的重要港口城市。 赤水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斜过度地带,东高西低,地势起伏,以中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出露地层为株罗系,白垩系红色砂、页岩。境内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8.1℃,多年平均降水量1286.8毫米,相对湿度82.4%,无霜期为300-340天。赤水森林植被繁茂,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已高达76.17%,竹资源面积排名全国第二。 赤水市设9镇5乡和3街道办事处,100个村,22个社区,2011年总人口31.16万人,城镇人口7.32万人。201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19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5598元。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进一步繁荣,民族团结友爱,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农村中医医药先进县(市)”、“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村镇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市)”、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 等荣誉称号。2010年8月2日,赤水丹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治理前困境 赤水位于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斜过渡地带,赤水河、习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两谷、四面坡”的地形,切割强烈。赤水的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红色砂岩、砂页岩,土壤为紫色土,抗侵蚀能力弱,极易产生水土流失。赤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286.8mm,5-10月占全年降雨的70%左右。受地形、坡度、降雨等的因子影响,赤水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1988年全国第一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资料,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965.5Km²,占总面积的53.58%。年均侵蚀模数2468.3T/ Km²,平均流失泥砂总量444.59万T。 由于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保水、保土、保肥性差,单位面积产出极低,造成低产——扩大坡耕地面积的恶性循环。甚至有的坡耕地的亩产还收不回所播种子量,走入了一个“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循环怪圈。同时,一些单位或个人,水土保持意识不强,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只顾眼前和本单位(个人)利益,掠夺式开发利用,肆意破坏植被,造成地表裸露,随意泄渣弃土,没有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三、工作进展及成效概况 1.政府重视 赤水市建立和强化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完成了“两区”划分并公告。 2.机构健全 是成立了赤水市生态环境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赤水市水土保持委员会、赤水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水利局水政执法队。各镇(乡、办事处)相应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层层实行挂帮责任制,保证了水土保持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工作。 3.制度健全 为了管好项目,达到规划建设目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建立健全了项目法人制、项目承诺制(配套资金承诺书、农民投劳承诺书)、公示制,县级报账、监理制、工程建设中的廉政建设责任制、治理成果产权确认制等制度并得到了落实。 4.生态建设工程及成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实施,资金管理渠道不变,资金使用作用不变,资金监管制度不变”和“集中、规范、安全”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和本着“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部门、各渠道支农资金,投入到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共筹集资金7.34亿元,重点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生态村镇建设和水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1.50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3.01%,有效预防、控制和减轻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促进和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流域内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方式逐步改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