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看黑土付流波?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调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8-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人民日报 记者 李和信 李忠辉 中国水利报记者 郑秀文
编者按: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现了中华民族长远的根本利益。然而,在广袤无垠的东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水土流失已相当严重,正危及黑土区的生存与发展。日前,记者根据读者来信反映的情况,前往黑龙江省、吉林省调查了解并撰写本文,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治理。
原本平整的黑土地被肆虐的地表径流冲刷、切割出道道沟壑,壁立百尺,岩基裸露;一株根须外现的榆树,行将葬身沟底,却依然固守着植根的沟岸,伸出一条并不粗壮的树枝,挽住一根已与沟壁分离的土柱,宛如一位深情的父亲执意挽留去意已决的游子……这是记者在东北黑土区腹地———吉林省榆树市刘家乡合心村采访时看到的情景(见图2)。
在东北黑土区的乡村、田野,记者实地踏勘了“流血”的黑土地,耳闻了干部、群众保护黑土地的声声呼唤,也目睹了黑土区父老乡亲为黑土地“止血疗伤”的回春妙手。
黑土地风光不再
北起大小兴安岭南麓,南至辽宁省盘锦市,西到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总面积101.85万平方公里的松花江、嫩江、辽河流域,即东北平原,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其中,更有几块弥足珍贵的“典型黑土地”,土壤全部为黑土、黑钙土及草甸黑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与其它平原不同,东北平原多为坡度3度至5度、坡长500至2000米的坡地,即“漫川漫岗”。“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榛柴岗,艾蒿塘,不上粪,也打粮”,曾是人们对东北黑土区自然生态的真实描绘。如今,走进这片黑土区,记者陡生风光不再的感慨。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沈波处长告诉记者,松花江、嫩江、辽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1.96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在黑土区,包括“典型黑土地”。黑土区开发已近百年,初垦时黑土层一般在60至80厘米,有的达1米。随着岁月流逝,黑土层逐年变薄,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开垦20年的黑土地土层厚度减少为60至70厘米,有机质下降1/3;开垦40年的黑土层厚度减少为50至60厘米,有机质下降1/2左右;开垦70至80年的黑土层一般只剩下20至30厘米,有机质下降2/3左右。据估算,黑土区每年流失的黑土达1亿至2亿立方米,流失的氮、磷、钾元素折合成标准化肥达四五百万吨。仅黑龙江省每年因水土流失就减产粮食20亿至40亿公斤。
据统计,黑土区内现有侵蚀沟25万多条,侵蚀耕地590多万亩。其中黑龙江省有大型侵蚀沟14万多条,侵蚀耕地140多万亩。辽宁省每年大约有60多万亩耕地因水冲沙压和侵蚀沟发展而消失。吉林省仅榆树市刘家乡松花江沿岸15公里内便有49条深10至40米的大型侵蚀沟,10米以下的支沟306条,沟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4440延长米,侵吞耕地4125亩。这个乡的合心村因侵蚀沟不断扩张,村民被迫搬家,整个村子平移了一个位置———原来的村东头变成了村西头。千余亩耕地被侵蚀沟切割成11个孤岛,村民不得不带着干粮,翻“山”越“岭”下田干活。据测量,这里年土壤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11万立方米,超过了黄土高原侵蚀强度。
当地人告诉记者,现在田里长满庄稼,遮住了黑土地被侵蚀的真面目,如果在秋后,随处可见“破皮黄”、“朽泥岗”、“火烧云”等典型的水土流失地貌。
水土流失带走大量养分,致使土壤物理性能逆向发展,旱时板结僵硬,涝时朽粘,蓄渗水和供肥能力大大下降。
水土流失造成淤塞水库、河流、道路的情况也相当普遍。西辽河上游的红山水库,总库容为25亿立方米,竣工40年淤积泥沙8亿多立方米,防洪能力比原设计降低80%,专家预计七八十年后将报废。截至目前,西辽河流域已报废水利工程89座。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河床比上个世纪50年代平均抬高30至40厘米,江水由清变混,几乎成为“黄河”。滨州桥下游淤积的沙滩长达3400多米,淤积量达490多万立方米,比50年前增高4米多。这座11孔铁路桥原有8孔可以通航,现在只剩2孔能容船只通过。松花江安全泄洪量由原来的7300立方米/秒,减少到3500立方米/秒;航道由1500多公里缩短到580公里,过去千吨货轮可由哈尔滨直达黑河市,如今五六百吨的货轮也只能通航到佳木斯市。吉林省沐石河、辉发河一些河段河床已高出地面1米多,成为地上悬河。
辽河干流及柳河等支流一些河段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柳河河口的沙滩竟高出辽河河床近3米。
水土流失导致环境的生态功能弱化,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黑龙江省50年来年均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增加了14倍,风蚀危害严重的西部干旱地区,风剥表土、扒地毁苗、埋没垄顶、吞噬粮田的现象时有发生,年风蚀面积高达1100多万亩。黑龙江省宾县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坡地黑土层流失殆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1994年7月13日一次降雨135.4毫米,全县62.4%的农田受灾,8条主要河流被河水冲刷平均扩宽了50至100米,8万亩耕地从此在宾县消失。
记者所到之处,听到看到的事实印证了有关专家的忧虑:水土流失已经对东北平原这个不可或缺的商品粮基地构成严重威胁,如不有效防治,坡耕地的黑土层将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谁伤害了黑土地
黑土地为何会“遍体鳞伤”?伤害黑土地的凶手在哪里?来自基层水土保持工作者的回答是:“既有天灾,也有人祸。”
——黑土区年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70%至80%的降雨集中在6至9月份,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极易发生水蚀现象。冬季积雪量大,春季融雪径流对解冻的黑土形成冲刷。土壤冻融侵蚀的速度不亚于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特别是侵蚀沟的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危害极大。
——黑土区十年九春旱,每年有100多天风力在4级以上,且多集中在春季。风增旱情,旱助风威,风蚀土壤势所难免。
——黑土耕地主要集中在“漫川漫岗”地区,坡度虽然较缓,但坡面很长,积雨面积大,径流集中,农民又习惯于顺坡打垄,助长了水蚀的威力。
——松辽流域的林草覆盖率虽然比较高,但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黑土区的广阔农田,特别是缓坡耕地林草覆盖率很低,对土壤的防护作用微乎其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黑土区人口增长近3倍,特别是原来人口稀少地区,移民大量涌入,人口成倍增长,有的乡镇甚至增长近10倍。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人们只好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加之普遍存在种地不养地、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耕地越种越瘦、越硬,加剧了水土流失。
——1960年到1980年,新增耕地2477.5万亩,占黑土区耕地面积近三成,其中60%以上是毁林、毁草开荒增加的。典型黑土地几乎全部被开垦为耕地。整个黑土区的森林覆盖率由60年代的7.1%下降到5.2%,分布还很不均匀。如今,松嫩平原天然屏障——大小兴安岭南麓林缘比50年前平均后退了上百公里。
——土地承包经营后,地块过于零碎,翻地面积缩小,翻地深度变浅。据对黑龙江省绥化市9个县230户农民抽样调查,17.8%的农户从未耕翻过承包的土地,42.6%的农户用小型拖拉机和牛马犁耕翻土地(其中搅麦茬占60%),耕翻深度仅8至12厘米,不足大型拖拉机耕翻深度的一半。29.6%的农户虽然使用大型拖拉机耕翻,但机耕面积只占应耕翻面积的30%。耕层变浅,犁底层上移,土壤的物理性能不断恶化,蓄水能力降低。
——有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为了追求暂时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对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掠夺性地开矿、挖沙、砍伐林木、过度放牧……
黑土地能康复吗
伤痕累累的黑土地能医治并重现昔日风采吗?回答是肯定的。
世界上与东北大平原齐名的另外两块黑土地——乌克兰大平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开发过程中都曾出现过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乌克兰大平原是前苏联主要粮食基地,由于大面积毁草开荒,一年一季农作物,地表裸露时间太长,春季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风蚀灾害。在美国,1930年以前大量向黑土区移民,大面积开垦草原,地表植被被破坏,水土保持功能丧失殆尽。为了防治风蚀灾害,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防治办法有共同点———营造防风林,也有自己的特色——前苏联主要采取保土轮作、保留根茬、套行耕作、无犁壁耕地、在地缘种植高秆作物当围篱等办法,美国则采取少耕、免耕、套种等技术措施,均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早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黑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便开始了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如今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记者看到一幅为黑土地“止血疗伤”的杰作(见图4)。上个世纪70年代末,拜泉县水土流失面积525.8万亩,占幅员面积的97.4%;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7%,黑土层厚度由原来的1米下降到20至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由8%下降到3%左右,年风蚀表土厚度达4毫米(自然形成1厘米表土需要400年),坡耕地年跑水1亿立方米,跑肥12万吨,流失表土1400万吨;大小侵蚀沟3万多条,吞噬耕地8万亩……进入80年代,拜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50多万人民“绘山水画,写田园诗,奏松涛曲,唱兴牧歌”,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人民战争”。他们采用“十子登科法”(山顶栽松戴帽子;梯田埂种苕条扎带子;退耕种草铺毯子;沟里养鱼修池子;坝内蓄水养鸭子;坝外开发种稻子;瓮地栽树结果子;平原林网织格子;立体开发办厂子;综合经营抓票子),以治沟治坡为主攻方向,设立了“三道防线”,层层拦蓄,控制水土流失。第一道防线———坡面防护工程,即山顶栽松戴帽,林缘与耕地接壤处开挖截流沟,控制坡水下山;第二道防线———田间工程,即按等距离营造农田防护林,等高打垄修梯田,蓄水保墒就地渗透;第三道防线———沟道工程,即沟道修跌水,沟底修谷坊,沟侧削坡插柳,育林封沟,顺水保土。修水库、塘坝1490处,围泉、打机电井943处,构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第一种水库——工程水库;营造人工林123万亩,10629个500×500米的农田防护林网格,有效庇护了361万亩农田,使拜泉成为“农区绿海”,构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第二种水库——生物水库;采用松、翻、耙、旋等耕作技术,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大大提高,构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第三种水库——土壤水库。齐齐哈尔市委常委、拜泉县委书记王树清兴奋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治理侵蚀沟9526条,建设生态示范区182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万亩,占应治理面积的52%。治理后的坡耕地减少径流78%,泥沙流失量减少88%,示范区内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1%,空气湿度提高10%至14%,风速降低58%,已连续13年没有出现“风剥地”。1996年获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示范县;2001年被国际工发组织确定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王树清荣获第三届地球奖和全国造林绿化十大标兵称号。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全县干部群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化为自觉行动。良好的自然环境,也给了人们更多的回报,全县已连续11年粮食年产量超过5亿公斤。
在明水县和宾县,记者也同样感受到了人们从单纯向大自然索取向与自然交朋友的变化,看到了小流域治理的成果。
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进展缓慢地区的领导干部、水保工作者、农民在与记者交谈时,无不流露出对治理黑土地水土流失的渴望和力有未逮的无奈。他们希望国家能够给予更多的财力、技术支持,尽快制定让治理者得到相应回报的政策规定。
令人欣慰的是,由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倡议发起的“黑土地保护行动计划”,将对黑土地进行为期20年的综合治理,总投资288亿元。如果这项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可以设想,再过50年,也就是共和国百岁诞辰的时候,黑土地仍将与我们同在,并再现她的无穷魅力!
《人民日报》 (2002年08月15日第十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