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希望——黑龙江省拜泉县治理水土流失侧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1-03-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在今春料峭的寒风中,笔者一行去拜泉县采访。拜泉是个闪烁着许多光环的地方,曾被国际生态学会评为“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并获得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全国生态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县委书记王树清还被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了“第三届地球奖”。这些都使我们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拜泉县曾经是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目前县财政年收入也只有8200万元。就是这样一个人口56万的农业大县,在20年里竟投入42亿元人民币,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使沟壑纵横、成土母质裸露的黑土地大部分得到了恢复。是什么动力促使拜泉人民牺牲眼前利益“勒紧腰带”搞水土保持呢?
采访中,县委书记王树清向我们介绍说,拜泉县虽然地处肥沃的松嫩平原上,但是几度到十几度的坡耕地经过人类多年的掠夺式经营,已经变得严重板结和瘠薄。曾经是“不上粪也打粮”的黑土地大多流失殆尽,只剩下寸草不生的成土母质。20世纪70年代,该县很多农户都因水土流失严重而被迫搬迁,甚至今天有些农民即使有些积蓄也不敢用于盖房,因为不知道在哪场暴雨之后,哪条沟会与他们的房子一同坍塌。虽经2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已经治理了1.2万条深沟,但剩余的1.5万条侵蚀沟仍像利剑一样高悬在全县人民头上。
出于对恶劣环境的清醒认识,出于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20年来拜泉人民持之以恒地进行着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在该县新生乡兴安村采访时,我们拿笔的手都要冻僵了,而村民们尽管穿着棉衣还冻得直哆嗦,但却没有一个人砍伐黑土地上举目皆是的树木来取暖。从这里可以看出,“水土保持”在拜泉县已是家喻户晓,它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或是挂在公路边上的标语牌,而是深深地融入到拜泉人民的生活中,成为拜泉人民的自觉行动和生命线。
虽然拜泉人民在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已初战告捷,但贫困县里众多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还要勒紧腰带边耕作、边治理水土流失,因为他们没有退路,那是他们能够生存与发展下去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