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况

安定区情概况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11-0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距省城兰州98公里,陇海和宝兰铁路、国道310和312线、兰定、平定和天定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总流域面积3638.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全区系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以上,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是国扶贫困县(区)之一。全区辖12镇7乡和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2011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39.1亿元,财政收入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与1982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8.3元提高到3100元,增长109.5倍;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由5280万元提高到39.1亿元,增长74倍;财政收入由346万元提高到4.1亿元,增长118.5倍。1998年,全区实现基本解决温饱,2009年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创出了一条在严酷条件下由不得温饱—基本解决温饱—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发展之路。 二、治理前困境 历史上的安定曾经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资治通鉴》中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但到了近代,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导致生态酷劣,安定区成了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之一。“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 “吃的是救济粮、穿的是黄军装、住的是土坯房”……这里农民曾经一度过着“全天两顿粥,草皮作燃料”的贫苦日子。近代以来,安定区的贫困状况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这是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1876年给朝廷的奏折里讲的,当时的陇中就是现在的安定区一带。二是“定西群众生活还这么困难,政府有责任”。这是1972年周恩来总理讲的。当年,周总理听到定西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的状况后难过得流下了眼泪,并派国家有关部委实地调研后进行了救济。三是“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是1982年联合国有关专家来安定区考察后作的结论。这三句话,是对安定区从近代到上世纪80年代初“缺粮吃、缺水喝、缺衣穿、缺柴烧”基本情况的真实写照。 三、工作进展及成效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3年以来,安定区先后被列入国务院“三西”建设重点县、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黄河上中游地区骨干工程重点县,先后实施了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扶贫基础工程试验项目、中加科技合作示范项目、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亿元,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劳折资3.6亿元。水土保持以扶贫开发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把防治水土流失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流域综合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于一体,农林牧副综合开发,建成了官兴岔、花岔、九华沟、金盆山、太白山等一大批精品示范小流域,培育和壮大了马铃薯、畜草、劳务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四大产业,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以小流域为单元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由单一型治理向防治结合转变,由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转变,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先后探索出了“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和“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截止目前,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6平方公里,有149条小流域列入重点治理并通过了国家验收,治理程度达到73.68%。安定区先后获得“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黄土高原地区梯田化区”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标兵”、“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