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情概况

济源市市情概况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9-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传说中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济源市地处豫西北、晋东南交汇处,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洛阳市隔河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地理座标位于东径112°02′~112°45′,北纬34°53′~35°17′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干旱或半干旱季节明显,春季气温回升快,多风少雨干旱;夏季炎热,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全市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外,549个行政村,总面积1931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09.5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44.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41元,城镇化率达到51.44%。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入河南省“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 二、治理前困境 济源北依太行,南邻黄河,全境皆属黄河流域,直接入黄的一级支流就有10余条,全境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水土流失成因多种多样,造成水土流失形态分布、数量、程度迥异。建国初期,由于长期战乱,灾荒频繁,加上人们不断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广大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出现了荒山秃岭、满目苍痍的荒凉景象。一到汛期,山洪暴发、河水泛滥,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时随着水土流失程度的加深,沟壑发展也日益加剧,使大面积坡耕地支离破碎,耕种不便,以至弃耕荒废,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减产,甚至绝收,群众生活困难。当时群众中流传着谚语:“年年种庄稼,季季没好收”,多数群众过着“早上汤,中午糠(小米糠),晚上稀饭照月亮,冬天穿不上棉衣裳”的贫困生活。水土流失还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抬高河床,每当洪水季节,容易溃堤泛滥,淹毁田地和村庄,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遇到多雨年份,不少地方洪水成灾,群众为逃灾荒,背井离乡,过着悲惨生活。 据上世纪60年代初统计,当时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515km2,占市域面积的78.4%,占山丘区面积的94%,每年流失水土量达433万吨。 三、工作开展及成效概况 济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发源地,济源人民素有治山治水、改造山河的光荣传统。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济源市委、市政府就在水土流失严重的蟒河流域开展大规模的治理活动,修建了一大批小水库和沟渠,人工造林超过20万亩,其中引沁济蟒渠、王屋山、天坛山等大型灌区工程,今天都还在发挥着作用,曾被国务院授予“驯服蟒河,万民受益”的锦旗。 到了八九十年代,济源组织和动员群众,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开展坡改梯、小流域治理活动,修建梯田、淤地坝,建设水保林,发展经济林,济源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进入新世纪以后,济源市委、市政府抓住黄河中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政策机遇,提出了“打造山川秀美的新济源”、“建设生态济源”等奋斗目标,重点抓好沿黄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城市绿化、生态村镇建设和水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5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1%,有效预防、控制和减轻了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促进和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