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考察

赣州市赣县区枧田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7-03-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枧田小流域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治理的小流域,涉及吉埠、南塘、田村等3个镇8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48.78平方公里。治理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85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0%,是典型的赣南丘陵山地中度侵蚀区。小流域治理于2013年完工,累计综合治理面积1678.4公顷,治理度达90.5%。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按照山水田林湖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应进行整体修复的理念,坚持山、水、田、林、路、能、居统筹考虑、综合规划,做到水保治理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秀美乡村建设相结合,努力打造精品小流域和综合治理样板基地。

    一是生态保护优先。严格保护“戴帽山、后龙山、水源山”,留足生态用地,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7万余亩。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流域境内的昌吉赣客专等重点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弃土、弃渣、弃石定点堆放、有效防护、及时复垦,努力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

    二是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结合。坚持开发式治理和生态式治理相结合,结合现代农业开发,采取“山顶乔灌草,山腰种瓜果,山下培丰田,山塘养鱼鸭”的生态立体开发模式,实施果林开发,种植脐橙、油茶等经果林9000多亩,完成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治理500余亩,营造水土保持林5000余亩。在果林开发中,坚持留足戴帽山、预留隔离带、设置缓冲带,配套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同时在下游建设人工湿地和生物净化塘,较好地防治了林果开发面源污染。

    三是实施生态清洁工程。结合秀美乡村建设,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开展生态环境绿化、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建设了枧田、黄屋、老屋场等一批生态新村。

    四是注重治理效益监测。在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强治理效益的监测,设立小流域卡口站1处、果园面源污染监测小区5个,开展泥沙、土壤、水质变化监测,为治理成效、果园施肥打药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综合治理,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配置合理,充分发挥了保水、保土效益,流域泥沙减少达到79.8%,生态环境改善明显。特别是将水土保持治理与现代农业开发结合起来,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土地产出增长率达到61.5%,小流域经济得到发展,现代农业初具规模,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吸引大批乡村游客前来采摘观光、休闲旅游,实现了山青、水秀、景美、人富的喜人景象。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