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介绍

淤地坝的作用和效益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3-01-0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加快淤地坝建设是治黄减沙、巩固退耕还林
成果、促进农民致富一举多得的好措施
 
黄土高原区淤地坝专题调研报告
编者注:汪恕诚部长在2003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上将“淤地坝”列为今年水利“亮点”工程之一,为了总结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的经验,做好今后淤地坝建设工作,部水土保持司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部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组成调查组,于去年下半年,分赴黄土高原区的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四省(区)10个地市的14个县(市、区),对淤地坝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实地查看了近百座淤地坝,走访了部分干部和农民,查阅了有关文献,参考了有关省区和黄委会上中游管理局提供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黄土高原区淤地坝专题调研报告。全文如下:
 
  如何从根本上治黄减沙、巩固和扩大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八年补助期结束后甚至更长时间内农民的吃粮和花钱,真正实现山川秀美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黄土高原地区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许多成功的路子,其中在这一地区建设淤地坝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一、淤地坝的产生、发展和建设现状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最初的淤地坝是自然形成的,距今已有400多年。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陕西子洲县黄土洼,因自然滑坡、坍塌,形成天然聚湫,后经加工而形成高60米、淤地800余亩的淤地坝。人工修筑淤地坝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山西省《汾西县志》: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涧河沟渠下湿处,淤漫成地易于收获高田,值旱可以抵租,向有勤民修筑。”淤地坝在清代已引起官方的重视,据《续行水金鉴》卷十一记载,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陕西监察御史胡定在奏折中呈“黄河之沙多出自三门以上及山西中条山一代涧中,请令地方官于涧口筑坝堰,水发,沙滞涧中,渐为平壤,可种秋麦。”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在1922年所著《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一文中指出:“皆渭沟洫可以容水,可以留淤,淤经渫取可以粪田,利农兼以利水,予深赞斯说。”又说:“治水之法,有以水库节水者,各国水事用之甚多。然用于黄河,则未见其当,以其挟沙太多,水库之容量减缩太速也。然若分散之为沟洫,则不啻亿千小水库,有其用而无其弊。且有粪田之利,何乐而不为也。”1945年黄委会批准关中水土保持试验区在西安市荆峪沟流域修建淤地坝一座,是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土高原地区修建的第一座淤地坝。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水利水保部门总结、示范和推广,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以来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据调查统计,经过50多年的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现有淤地坝11万余座,淤成坝地450多万亩,可拦蓄泥沙210亿m3。主要分布在陕西(36816座)、山西(37820座)、甘肃(6630座)、内蒙(17819座)、宁夏(4936座)、青海(3877座)、河南(4147座)等七省(区),其中陕、晋、蒙三省区共有淤地坝9万余座,占总数的82.5%。
  
二、淤地坝的作用和效益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这是黄土高原地区群众对淤地坝作用的高度概括。通过调查表明,淤地坝在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促进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延安市宝塔区副区长王建军说:“淤地坝建设无论是在生态建设,还是在增产粮食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地的群众形象地把淤地坝称为流域下游的“保护神”,解决温饱的“粮食囤”,开发荒沟、改善生态环境的"奠基石"。
 
  1. 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修建于各级沟道中的淤地坝,从源头上封堵了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在泥沙的汇集和通道处形成了一道人工屏障。它不但能够抬高沟床,降低侵蚀基准面,稳定沟坡,有效制止沟岸扩张、沟底下切和沟头前进,减轻沟道侵蚀,而且能够拦蓄坡面汇入沟道内的泥沙。据有关调查资料,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沙8720吨,中型6720吨,小型3430吨。尤其是典型坝系,拦泥效果更加显著。据对内蒙古准格尔旗西黑岱小流域坝系调查,该流域总面积32平方公里,从1983年开始完善沟道坝系建设,到目前建成淤地坝38座,累计拦泥645万吨,已达到泥沙不出沟。延安市已建成的1.14万座淤地坝已累计拦蓄泥沙17亿吨,相当于全市6年输入黄河的泥沙总量。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初步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区11万多座淤地坝可拦泥280亿吨,对黄河安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变成了人造小平原,增加了耕地面积。同时,坝地主要是由小流域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土层淤积而成,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绥德水土保持试验站实测资料,坝地土壤含水量是坡耕地的1.86倍。据黄土高原七省(区)多年调查,坝地粮食产量是梯田的2-3倍,是坡耕地的6-10倍。坝地多年平均亩产量300公斤,有的高达700公斤以上。山西省汾西县康和沟流域,坝地面积占流域总耕地面积28%,坝地粮食总产却占该流域粮食总产量的65%。据统计,黄土高原区坝地占总耕地的9%,而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20.5%。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抗灾效果更加显著。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调查资料:1995年陕西省遭遇历史特大干旱,榆林市横山县赵石畔流域有坝地1600亩,坡耕地25000亩,坝地亩产均在300公斤以上,而坡耕地亩产仅10公斤,坝地亩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因此,在黄土高原区广泛地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的说法。
 
  3. 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
 
  以小流域为单元,淤地坝通过梯级建设,大、中、小结合,治沟骨干工程控制,层层拦蓄,具有较强的削峰、滞洪能力和上拦下保的作用,能有效地防止洪水泥沙对下游造成的危害。1989年7月21日,内蒙古准格尔旗皇甫川流域普降特大暴雨,处在暴雨中心的川掌沟流域降雨118.9毫米,暴雨频率为150年一遇,流域产洪总量1233.7万立方米,流域内12座治沟骨干工程共拦蓄洪水泥沙593.2万立方米,缓洪514.8万立方米,削洪量达89.7%,不但工程无一损失,还保护了下游3900亩坝地和5100亩川、台、滩地的安全生产,减灾效益达200多万元。甘肃省庆阳县崭山湾淤地坝建成以后,下游80户群众财产安然无恙,道路畅通,600亩川台地得到保护,仅该坝保护的川台地年人均纯收入就达1680元。使烂泥沟变成了“聚宝盆”。
 
  4. 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人畜饮水
 
  淤地坝在工程运行前期,可作为水源工程,解决当地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水资源缺乏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县七里沟坝系平均每年提供有效水资源160多万立方米,常年供给厂矿企业,并解决了附近4个行政村7000多头(只)牲畜的用水问题。“十年九旱”的定西县花岔流域,多年靠窖水和在几十里外人担畜驮解决人畜饮水。通过坝系建设,不仅彻底解决了水荒,而且每年还向流域外调水50多万立方米,发展灌溉2000余亩。  同时,淤地坝通过有效的滞洪,将高含沙洪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水,一部分转化为清水,通过泄水建筑物,排放到下游沟道,增加了沟道常流水,涵养了水源,同时,对汛期洪水起到了调节作用,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据黄委会绥德试验站多年观测,陕西绥德县韭圆沟小流域,坝系形成后,人、畜数量增加一倍多,发展水地2700多亩,沟道常流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两倍多。
 
  5.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经济发展
 
  淤地坝建设解决了农民的基本粮食需求,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条件。昔日“靠天种庄园,雨大冲良田,天旱难种田,生活犯熬煎”的清水河县范四夭流域,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打坝,带动了小流域各业生产,2001年流域人均纯收入达1970元,电视、电话、摩托车等高档产品也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绥德县王茂庄小流域,有坝地400多亩,在人口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缩小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却连年增加,使大量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耕地面积由占总面积的57%下降到28%,林地面积由3%上升到45%,草地面积由3%上升到7%。坝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产量却占流域粮食总产的67%。实现了人均林地36亩,草地5亩,粮食超千斤。环县赵门沟流域依托坝系建设,累计退耕还林还草3250亩,发展舍饲养殖1575个羊单位,既解决了林牧矛盾,保护了植被,又增加了群众收入。目前黄土高原区已涌现出一大批"沟里坝连坝,山上林草旺,家家有牛羊,户户有余粮的富裕山庄。  另外,淤地坝的建设,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大大改善了山区的交通条件,促进了物资、文化交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定西县水土保持局张振科局长说,全县建成的淤地坝有90%以上成为交通道路。延安市宝塔区清华砭镇碑路坪村71岁的村民蒋开有说:“自从有了坝子,种地再也不用爬山上坡,可以平展展种地了。”
 
  三、淤地坝的发展潜力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多沙粗沙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这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根据《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专项规划》,仅在黄河中游河龙区间12.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大小沟道近8万多条,这些沟道一般都有建坝条件,绝大部分沟道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坝系,可以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  根据《黄河上中游多沙粗沙区治沟骨干工程建设专项规划》、《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结合对各省(自治区)淤地坝发展潜力调查统计,黄土高原区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其中治沟骨干工程主要分布在多沙粗沙区,涉及七省(区)127个县(旗、市),包括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延河、北洛河、渭河等32条主要支流。  这些淤地坝工程建成后,将会在黄土高原区形成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大、中、小淤地坝相配套,拦、排、蓄相结合的完整的沟道坝群防护体系。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立方米,新增坝地500多万亩,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1000万亩。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四、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的效应
 
  实践表明,淤地坝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仅拦蓄泥沙一项,效益就十分显著。据调查,在黄河下游河床清淤1立方泥沙,需投资十几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坝每拦1立方泥沙,所需投资还不到1元。据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测算,陕西省3万多座淤地坝,50多年累计拦泥51亿吨,按四分之一粗泥沙沉积下游河床,以每吨清淤费20元计算,就可为下游节省清淤费用近260亿元。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应该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  一是可以从根本上巩固和扩大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现山川秀美。淤地坝建设,为山区农民提供了高产稳产的耕地资源,实现了少种多收,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持续增产的能力,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调动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为大面积“封山绿化”、实施封育保护,实现“粮油下川,林草上山”提供了可靠保障,确保了退耕还林还草“退得下、稳得住、不返弹、群众能致富”。  二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确保黄河安澜。黄河治理要摆脱水高堤高,越高越悬的局面,关键是要解决泥沙的问题。在黄土高原区大规模修建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来说,等于釜底抽薪。减沙显著,见效快。据初步测算,黄土高原区坝系基本完善后,每年将减少入黄泥沙近11亿吨,加上黄河中游其它水土保持措施,解决下游河道的淤积,实现"河床不抬高",确保安澜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黄河的面源污染和水源涵养问题。  三是可以促进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首先,坝地的优越条件和高产出,为山区农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使广大农民群众从长期形成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和传统的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逐渐走向科学种田,少种、精种多收,农林牧副渔各业并举,种养加结合的脱贫致富的路子。其次,淤地坝使荒沟川台化,把广大山区农民从千百年来延续的翻山越岭、人背驴驮的劳作方式中解放出来,替代的是先进的耕作方式,解放了生产力。同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转化为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三,淤地坝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坝路结合,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山区商品流通和农民群众与外界交往的纽带。  四是可以拉动内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单在多沙粗沙区修建2万座控制性治沟骨干工程,仅水泥就需要近100万吨,劳动力上100万个,还需要大量机械,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商品市场。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拉动黄土高原区经济发展。
 
  五、大规模开展淤地坝建设的有利条件
 
  1. 有丰富的筑坝材料和劳动力资源。
  黄土高原地区土层深厚,黄土广布,具有质地均匀、结构疏松、透水性强、易崩解、脱水固结快等特点,是良好的筑坝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同时,随着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深入贯彻执行,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市场。  2. 干部群众有建设淤地坝的迫切要求,参与打坝的积极性高。
淤地坝建设,改变了农业基本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他们形象地把淤地坝称为“命根子”、“粮屯子”、“钱袋子”。我们所到之处,都能听到干部群众要求打坝的呼声。各级人大、政协代表也多次提案、议案,要求增加投资,加快淤地坝建设。如环县演武乡有一位村支书曾骑着毛驴,赶几十里山路找到县水保局,代表全村群众极力要求给自己村先建坝。  3. 积累了丰富经验。  淤地坝建设经过几十年不断的试验、示范、探索、总结,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和规范。从项目的规划、设计,立项、审批,施工、验收到管理、运行基本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特别是自1986年开展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坝系建设以来,进一步探索出了淤地坝大、中、小联合运用的成功模式。据调查,除水利部制定颁布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外,陕西、甘肃等省人民政府还制定颁发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为淤地坝的建设和安全运用提供了可靠保证。同时,黄土高原区在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积极推行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明晰了责、权、利,调动了群众参与建坝、管坝、使用坝地的积极性。如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胡家沟村通过各种形式集资56万元,一年就修建淤地坝、谷坊49座,淤地480亩,结合其它措施,使流域内人均基本农田增加1亩8分。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工程老化失修。黄土高原地区约80~90%的淤地坝建于20世纪60、70年代,运行时间大多在30年左右,许多工程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不同程度地存在病险问题。另外,由于经多年淤积,相当一部分淤地坝已丧失了继续拦泥和滞洪能力,急需加固、提高标准。二是投入不足,影响淤地坝的健康发展。从整体上看,国家每年只有几千万元的投入用于治沟骨干工程建设,而淤地坝建设,国家很少有投资;从单坝投入来看,标准比较低,一般一座治沟骨干工程需要投资65万元左右,而国家实际投入只有35万元左右,加之黄土高原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群众生活贫困,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淤地坝建设,影响到淤地坝的发展。
  
六、几点建议
 
  实践证明:淤地坝建设在黄土高原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即使坡面林草措施上去以后,修建淤地坝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势必占用相当部分的可耕地资源,耕地减少已再所难免。据山西临汾市近三年来的统计资料,仅高速公路和西汽东输两项就占用耕地达2万多亩。对黄土高原来说,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只有荒沟修建淤地坝,才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黄土高原泥沙有一半左右来源于沟道侵蚀,只有以小流域为单元,沟坡兼治,才能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1. 把淤地坝建设作为治黄减沙、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总的思路是,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以坝系建设为主体,以实用技术为支撑,以增加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边退耕,边建坝,边收益。  一是要搞好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的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总体规划,在统一规划指导下分期分批地进行建设;二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大、中、小型淤地坝结合,蓄水、拦泥、生产、防洪各效益兼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排淤结合、效益稳定的淤地坝坝系,这样一条小流域一条小流域地进行建设,逐步扩大覆盖范围,直至整个支流最终形成骨干坝控制,大、中、小型淤地坝结合的沟道坝系;三是既要搞好坡面退耕还林还草,又要注重沟道淤地坝建设,相互配套,相得益彰;四是要把旧坝加固配套与新建淤地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年度建设计划。  2. 国家应加大淤地坝建设的投入。  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西部,地位十分重要。但这一地区,目前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十分有限。鉴于淤地坝建设是治黄减沙、确保黄河安澜,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实现山川秀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建议根据国务院已经批复的治黄规划,国家列专款,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1.6万座骨干坝、9万座淤地坝。国家每年安排投资20-30亿元。  3. 实行分级建设,加强行业管理。  大型淤地坝因其投资大、技术性强、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拟由国家出资兴建;中型淤地坝采取国家补助和群众投入(投资、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建设机制;小型淤地坝则以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建设为主,国家给予适当补助。在淤地坝建设管理上由水利水土保持行业部门按照规范、标准要求,组织规划设计、立项、施工和验收,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4. 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建坝、管坝的积极性。  对于群众自己投入建成的小型淤地坝,实行谁投资、谁管护、谁收益;以国家投资为主建成的大中型淤地坝,淤成的坝地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坝地的使用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落实管护责任,逐步实现以坝养坝,以坝换坝的良性循环格局。  5. 大中型淤地坝建设要纳入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  淤地坝是一项长效工程。工程建设一定要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要有相应资质,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的持久发挥。
  参加调查单位: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