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文件

浙江衢州通过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评审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1-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会议现场 与会专家和代表实地考察月亮湾水保示范工程 与会专家和代表考察石梁溪河道整治工程 2013年1月10日,水利部在浙江衢州组织召开了衢州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专家评审会,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的衢州市正式通过专家组评审,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居钱塘江源头,拥青山绿水;承南孔文脉,秉敬天爱人;翠波千顷满眼绿,花灿两岸香万里。“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土地总面积8841.1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40.91km2。衢州市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49.0%,丘陵面积占36.4%,平原面积仅占14.6%。年平均气温16.3~17.3℃,多年平均降雨量1500~2300mm。由于山区多于丘陵平原,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山高坡陡,从而加剧了径流对地表土壤的冲刷侵蚀作用,加之土壤属丘陵红壤区,土壤抗蚀能力弱,容易遭受侵蚀;原始植被遗存很少,人为活动将加剧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衢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土保持作为衢州生态建设的主体工程、江河整治的根本举措、山区发展的基础支撑,将水土保持作为打响衢州生态品牌、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与经济互促共赢之路,大力开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思路,为同类地区生态治理树立示范典型。 一是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定位科学。历届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两地三城”、加快“两个崛起”、实现富民强市的总目标,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幸福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城市能级提升相结合、与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强化预防保护、监督监测和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合理布局。市政府在1999年成立了衢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发改、财政、水利等12个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水土保持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构建了“政府主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衢州市还建立健全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关的管理机构,如负责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的市园林管理处,负责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的市水资源管理处,负责森林资源保护的森林公安、森林消防、林政管理、森防检疫管理机构等等,有力地保证了水土保持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的需要。市政府还成立的重大项目推进联合办公室,水利与发改、经委、国土、规划、环保、财政、人行等部门一起作为“8+X”机制中的八个常驻部门之一,并建立了项目咨询决策专家组,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论证、初步设计等阶段,对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充分论证。形成“多位一体”的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和防治体系,着力发挥生态优势、彰显生态特色、建设生态文化,努力寻找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的共鸣体,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三是立足生态,全面落实,注重实效。衢州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经过长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城市规划区水土流失面积降低至土地总面积的5.22%,水土流失治理率达96.6%,市区的土壤侵蚀模数降低至165 t/km2•a,低于允许侵蚀模数。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验收率、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率和违法案件结案率均符合相关要求。市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1.5%,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18%,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13.07m2,城市水系沿线绿化占总长度的93.4%。出境水水质达标率连续实现100%达标,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优良水平的天数为359天,城市新增铺装面积中透水性铺装达到90%。随机抽样调查公民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89%,群众对开展创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的支持率达到91.1%。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四是优化产业,绿色发展,强市富民。衢州市坚持将水土保持与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后续产业、发展经济有效结合,形成了生态旅游和渔业等特色产业,提高了居民收入。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不仅造福了当地人民群众,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衢州市还因此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之一。同时,良好的生态和水质也带动着衢州渔业的发展,其中鲟鱼产业更是成为了衢州的特色产业,衢州市柯城区便有着目前全国最大的鲟鱼养殖基地。衢州市实际水产养殖水面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4.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9.9亿元,约占全市大农业总产值的10%。探索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为衢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构筑平台,美化城市,创新品牌。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衢州市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显加快,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不断强化,水土保持设施布局更趋合理,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更趋完善,城市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态已经成为衢州最强的优势、最响的品牌和最大的潜力,衢州也因此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全市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12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衢州城市的生态、宜居、和谐特性更加突出,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与会专家在实地考察衢州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观看了衢州市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专题片,听取了衢州市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的工作汇报之后,专家组认为:衢州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和各级政府考核目标,坚持不懈,责任落实,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水保统一规划、多部门协作、群众广泛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注重科学规划、监督管理和宣传教育,形成“多位一体”的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和防治体系,以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为重点创新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模式,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对同类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衢州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坚持将水土保持与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后续产业、发展经济有效结合,探索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为衢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家组认为:衢州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制度健全,管护责任落实,基础工作规范,档案资料完整,达到了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考评标准,同意通过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评审。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院士和专家。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浙江省水利厅、衢州市政府、水利局及与水保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和代表。 州市内水生态治理 月亮湾水保示范工程 石梁溪河道整治工程 信安湖水土保持生态长廊 府山水土保持文化园 巨化工业生态改造工程后面貌一新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