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怀柔区小流域治理捧出“青山绿水”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3-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从怀柔官地村民俗旅游001号单淑芝家里出来,沿着公路走上50米,就到了神堂峪的截流坝。河边围着一群从城区来度假的游客,支起凳子在水边打牌、垂钓,其乐融融。在10年前,这里是一条小河沟,水几乎断流,如今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俨然变成了官地村民俗旅游的聚宝盆。单淑芝告诉记者,这些变化都得益于神堂峪小流域治理,造就了这一方“青山绿水”。 据了解,截至目前怀柔区已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29条,共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9平方公里,今年计划再建10条。
“五同步”构筑三道防线
据了解,怀柔的小流域治理开始于2000年。全区通过以怀柔水库、密云水库上游等地区为重点,通过修建谷坊坝、树盘、石坎梯田、拦沙坝、挡土墙、防护坝、节水灌溉等工程,实现了防止水土流失、涵养保护清洁水源、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的目标。
在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措施基础上,怀柔区还增加了“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等“五同步”治理措施,构筑起“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三道防线。经过多年综合治理,整治过的小流域从“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地”。
层层责任制保治污果实
山清水秀后,发展经济提上了议事日程。结合沟域经济发展,怀柔小流域治理逐渐转向促进流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沟域经济发展阶段。在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重点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的产业发展由一产向三产的转变,为沟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雁栖镇的神堂峪、官地、石片等村走上了沟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经过10多年来的建设,怀柔已建成了一批具有典型特色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如青石岭小流域、西湾子小流域、庄户沟小流域、杨树底下小流域、神堂峪小流域、一渡河小流域、北宅小流域等,并制定总结出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办法、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垃圾资源化处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在小流域建设的同时,区里还提供了小流域维护管理经费,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监管单位,完善工程管护制度,层层签订责任制,保证了小流域内所有工程设施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再建10条清洁小流域
“2013年,我们区还将计划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0条,治理面积117 平方公里。”怀柔区水保站站长安旭说,今年,怀柔区将继续按照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理念,计划对辛营、大榛峪、后山铺、后喇叭沟等10条、117平方公里的小流域进行生态清洁综合治理。
据了解,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怀柔区水保站已经责成技术骨干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对治理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按照年底完工的标准对每月的进度要求进行了倒排工期,并要求技术人员严把施工质量关,将每一条小流域都建成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保护本市饮用水源,促进区域沟域经济发展和改善人居环境做出贡献。
北京市水务局摘自北京晨报(3月10日第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