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青海省平安县马长沟小流域治理程度已达90.17%,全面实现建设目标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4-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通过水保搭台,农业、林业等部门配合,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对青海省平安县巴藏沟乡下星家村马长沟小流域,进行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综合治理开发,确立了“沟坡兼治、合理配置、依靠科技、深度开发”的治理开发目标。目前,民营资本已累计投资达千万元,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开发,现流域内治理程度已达90.17%,全面实现了建设目标,流域经济逐步走上了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该流域治理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水利水保部门牵头,农业、林业等部门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相互配合,让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小流域建设按照“规划设计相统一、建设质量高标准”的方式,保质保量达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该流域获得了国家水利部荒山开发“四荒”示范户的表彰,被定为青海省荒山开发样板工程、平安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点,被平安县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县荒山治理典型。二是在治理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规划设计为依托,全面实现“耕地梯田化、荒山荒坡林草化、径流拦蓄利用化、田间道路网络化、地埂利用生态化、农田种植高效化、产业基地规模化”的治理开发目标。运用工程、生物、耕作措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了以道路、渠系为骨架,坡面水平梯田为主体,经济林果为依托,梁峁防护与沟道工程相补充的立体防护,初步形成了从山顶到山脚,从坡面到沟道综合防治体系,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三是项目实施以来,坚持以提高开发治理的科技含量为宗旨,着重解决核心和关键技术难题,将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贯穿于流域开发治理的全过程。在流域的综合治理中,进行了优良植物引进繁育与推广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管理运行机制等课题的研究,为今后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科技应用与推广经验,同时也提高了流域治理的科技含量和土地的产出效益,发挥了流域的科技示范和带动作用。四是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降低了粮食作物的种植用地比例,加大了苗木产业开发和生态林用地比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89km2,其中梯田80hm2,水保林408.7hm2,新修砼道路2km,配置行道树0.4万株,新建治沟骨干工程1座,淤地坝2座,电管站1座,水利配套主渠3km,支毛渠6km,倒虹吸2座长150m,渡槽3座长200m,石谷坊2座,土谷坊6座。已建成粮食作物3.0hm2,苜蓿2.7hm2,洋姜2.7hm2,苗木46.7hm2,养殖猪、羊、鸡、牛、鱼面积达0.7hm2
    下星家村马长沟小流域的建设既为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典型,为广大的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治理开发“四荒”发挥了带头作用,同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景区,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