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安定区梯田建设进展良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5-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省、市下达安定区梯田建设任务6.5万亩,加之2012年第二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2.2万亩的梯田建设任务,共计8.7万亩。截止目前,全区共调用推土机等机械设备300多台,已完成新修梯田7.5万亩。
在梯田建设中,水保、国土、农发、扶贫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规划,及早行动,扎实推进,呈现出了启动时间早、群众参与广、建设速度快、质量标准高、效益发挥好的特点,做到了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规划到位、监督到位。主要特点有:
一是认识明确,部署周密。各乡镇充分认识到梯田工程在抗旱保粮,发展以马铃薯为主的旱作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大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出发,把梯田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梯田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文明相结合,扎实谋划和精心部署,积极组织机械和调动广大农民主动参与梯田建设,掀起了梯田建设新高潮,有力地加快了梯田建设进程。
二是靠实责任,狠抓落实。在梯田建设中,有关乡镇都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梯田建设领导小组,认真总结多年来梯田建设的成功经验,正确分析形势,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和奖励办法,进一步靠实了责任,强化了措施,狠抓了落实。李家堡、石泉等重点建设乡镇,任务下达后,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驻村抓点,全力推进梯田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是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梯田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布局、注重质量、稳步推进的原则,严格按照梯田建设标准和消灭耕作陡坡地的要求,打破乡、村、社、户、地块的界限,整片带、整流域推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水保局选派技术人员紧盯规划设计,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质量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高标准建设、高效益推进。
甘肃安定区水土保持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