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毛尔茨沟人的幸福生活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7-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7月的青海高原展示出迷人的魅力。站在湟中县西纳川毛尔茨沟的山顶上放眼望去,青山耸翠、绿草如毯,一排排翠柏像绿色大兵一样蹲守在山坡上,山腰间的刺槐树吐着白色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脾。杨树、柠条、沙柳等灌木林、乔木林为整个山坡披上了绿装。一排排鱼鳞坑布满山坡,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一棵棵娇嫩的小树苗。沟底炊烟渺渺,一个个宽敞小院恬静温馨。凡是到毛尔茨沟参观指导的人,无不为之惊叹、折服。
    然而过去的毛尔茨沟却是——山连山,沟套沟,群众形容这里“山上光秃秃,沟里干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然而,如今的这里却以其治山治沟的显著成绩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毛尔茨沟流域作为我省新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流域总面积9.3平方公里,项目投资4880万元,建设包括水利、道路、林业和水土保持等工程。其中水利工程计划改建支渠5.5公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2600多亩;林业工程高标准造林3000亩,四旁植树2.3万株,新增林地面积3200多亩林草覆盖度达到31.7%;项目的实施将提高流域内林草覆盖率,减轻土壤侵蚀程度,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李家山镇毛尔茨沟村支部书记李鸿盛告诉我们,这个流域治理前,人均6亩田(陡坡地,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亩产粮食200~300斤,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群众生活处于贫困状态,生活难、吃水难、行路难。曾经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别说留不下本村的姑娘,就连小伙子也都远离村庄去当上门女婿。最多时村里有30多个光棍娶不上媳妇,那种日子真叫苦啊。治理后,亩产粮食600~800斤, 每年有200多壮劳力外出打工,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提高到3600多元。
    李鸿盛说,以前山里的洪水每年都要淹掉村里的不少庄稼,房屋和道路也经常受损,有一年洪水把学校都淹了,幸亏没有伤着孩子。村民们半个多月吃不上水,只好到七八公里外的地方背水驮水 “一座座山着,山变绿;一道道沟着,水变清;一个个村着,人变富。”这是当地村民们自编的一首花儿。自从这里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后,这一条条荒沟变绿了、水变清了、人变富了。针对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现状,村民们在水保人的带领和科学指导下,挖鱼鳞坑,植树种草,养护植被,并修建起骨干工程1座,中型坝1座,生物坝5处,用于拦沙、防洪、淤地。如今,不毛之地的沟岔流域披上了绿装,望着满目翠绿的山山坳坳,从村民们嘴里唱出来的花儿就成了欢乐舒畅的“山绿、水清、人富”的新编花儿。
    “20年前可不是这样,这里根本没有路,一下雨就别想出门,泥泞难走,简直没法生存”,村民李广宗回忆说。他回忆说,1995年的一场大雨把他家的地全部淹没了,那一年他家几乎颗粒无收,当时的心情非常难过,作为一个老百姓,没有土地就没法生存下去。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1996年,他和家人不得远走海西德令哈,村子里还有和他一样的村民也外出投亲靠友离开家乡。2009年,得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李广宗带着妻儿赶回家来,村民们不但盖起了大瓦房,很多人家家里的电器也一应俱全。“这都是小流域治理带来的好处,前段时间下大雨,村里家家户户酣然入睡,连狗都没叫一声”,李广宗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湟中县水保站庞春海站长说,小流域治理就是以一条河流流经的若干山区为治理对象,通过植被恢复、修建防护工程,遏制水土流失,进而防范泥石流和岩石崩塌等连锁灾害。同时,在山间合适位置进行“坡(地)改梯(田)”的改造,赢得农业耕种空间。毛尔茨沟的小流域治理中,就是严格按照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思路,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方案。同时,他们坚持不提高指标,不铺大摊子,切实做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使治理工程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联。
    湟中县副县长马吉祥说:在资金使用上,全县水利水保、农发、扶贫等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集中实施,确保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达到综合成效。
    截止目前,毛尔茨沟流域治理项目已完成石谷坊17座,治沟骨干工程1座,中型坝1座,生物坝5处,梯田1800亩,高标准造林3200亩,四旁植树2.3万株,埋设Φ140—Φ280的PVC农林灌溉管道29公里,完成投资2200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 新增治理面积3.4平方公里,新增治理程度为36%,累计治理面积达6.2平方公里,累计治理程度达67%,林草覆盖率为32%,年可保水13万立方米,保土1.5万吨,年增经济效益87万元。
    青海省水利厅信息中心孙爱霞  水土保持局办公室孙国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