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福建安溪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抓“四个结合” 促治理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3-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安溪县是福建省五个一类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之一,根据2011年遥感数据,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90.33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22.58%。一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创新举措、奋力拼搏,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13年,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主要抓“四个结合”: 一是与县域大生态相结合。率先在全省实现石材行业全面退出,实施官桥-龙门花岗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计划投入5.7亿元用3年时间完成治理矿山迹地16.56万亩,让“青山挂白”彻底改观。目前,一期治理面积3500亩,已完成治理面积1790亩。二是与茶产业发展相结合。2013年已完成坡耕地茶园水土流失治理2.5万亩,有效增强茶园“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叶产量、品质的提升。三是与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官桥镇仅仁峰、塘垅、三垵三个崩岗治理项目就新增可利用土地1000多亩。目前,厦门湖里和思明两个工业园区即将在此落户,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安溪县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2012年实施龙门洋坑、湖头山都2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项目,有效提升了龙门洋坑幸福小区、湖头三安幸福小镇形象品位,2013年实施的2个小流域治理项目,将进一步助推龙门金狮、寮山的美丽乡村建设。
    安溪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全县已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3.35万亩,并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全国七个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管理现场应用系统试点县之一,全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工作现场会也在安溪县召开。近年来,安溪县通过富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县域大生态、茶产业发展、工业园区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化害为利,将水土流失这一“生态溃疡”变成了工业区、水土保持生态区、生态休闲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模式,相继在全市、全省、全国推广。
    安溪县水土办 谢巧红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