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云南西畴县蚌谷乡长箐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5-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原放牧情况

刚开工情况

实施宣传

实施情况

效果图

    云南西畴县蚌谷乡长箐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位于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境内,涉及长箐和蚌谷村委会的大塘子等47个村民小组1053户4375人。该片区以前杂石丛生,土地零星分散,有效耕作面积少,加之耕作层浅,缺水严重,土地质量差,属典型的石漠化低产区域。长期以来,群众均以种植玉米发展养殖业为主要创收产业。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700元,属于贫困人口区。
    2010年,蚌谷乡长箐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整合了水务、农业、国土、发改、财政、烟草等部门资金,规划改造旱地5450亩。其中:土地平整3640亩,炸石造地1810亩;建设提灌站1座,配套管网25千米,水池44件,总容积11300立方米;建机耕路和田间道路12条20.4公里;配套生物农艺措施培肥地力4000亩,规划总投资2649.73万元。在规划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改造的同时,把项目建设与尊重民意、整合投入、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各套组织建设相结合,促进片区协调发展。项目于2011年5月建设完工,共改造中低产田地5450亩,新增耕地807亩,同时片区靠天吃饭和29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一是蓄水保土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实施石梗坡改梯及炸石造地后,坡耕地治理度达到90%以上,年减蚀量达到万余吨。项目区新增了807亩耕地,有效缓解了本项目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时使耕地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区内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提高了土地生产能力,初步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是经济效益日益突出。项目区石梗梯田的连片建设及水利、耕作便道等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改善了灌溉条件,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现在大部分土地已出租给个体经营,其中,租种名贵药材三七的有2000余亩,平均每亩能租金2000元;种植烤烟1000余亩。同时,劳动力转移到个体经营者处务工。以上几项就可使项目区群众收入近600万元。2012年末,片区群众人均纯收入2800元,人均有粮382公斤。
    本项目的建成,为石漠化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同时也为本项目区群众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云南文山州水务局  张治洪   西畴县水务局  周 明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