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甘肃省会宁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梯田任务全面完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6-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五里沟小流域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会宁县新添项目区的六条流域之一,为2013年工程实施区,涉及翟家所、太平、老君3个乡的6个村,总人口9273人。2013年工程批复总投资714.29万元,计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梯田工程6180亩。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会宁县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及早安排部署,做到早动员、早安排、早施工,工程进展比较顺利,截止2014年5月20日,已全面完成梯田建设任务,配套田间道路16.48公里,流域内有4个村实现了梯田化,人均梯田达到了3.9亩。在工程建设过程,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县上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水务、发改、财政、农牧、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县水务局成立了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工,靠实责任,做到人人肩上有压力,个个身上有责任,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多方筹资筹劳,注重整合配套。县上规范“一事一议”程序,发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不断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国家补一点、项目整合匹配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流域内组织受益群众投资劳20多万工日,同时加强项目之间的整合配套,2013年五里沟小流域整合国土部门梯田建设3850亩。
    (三)坚持科学规划,实行规模治理。按照“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宽适当,长不限,便于耕作”和集中连片的原则,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图斑、实行图斑管理。五里沟小流域2013年工程新修梯田6180亩,集中实施1000亩、2000亩、3000亩片区各一个,共计32个图斑。
    (四)强化工程管理,落实七项制度。按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一是项目主体责任制。会宁县水保站为项目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二是合同管理制。项目管理单位与乡镇签订协议书,乡镇与施工机手签订施工合同,实行合同管理。三是建设公示制。通过设置大型公示牌、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对工程建设规模、内容、投资、投劳等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四是投工投劳承诺制。各乡镇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承诺,组织项目所涉村广大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项目建设。五是工程监理制。县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总站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按照公开、独立、公正的原则,对项目全过程实施监理。六是资金报账制。工程建设资金设立专项帐户,采用报帐制的办法,按进度拨付资金,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七是建后管护责任制。实行建后产权确认制,积极落实管护责任,实行“谁受益,谁管护”的政策,由受益群众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保证工程效益长期发挥。
    会宁县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总站 何彦立供稿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科技信息处编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