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6-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鄂尔多斯市是全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产于东部丘陵沟壑区大量裸露的砒砂岩。砒砂岩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土壤养分较低,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是黄河主要粗泥沙来源之一,治理难度被中外学者称为“地球癌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水保工作者终于利用种植沙棘攻克了砒砂岩生态建设难关,并采用最新科技尝试将砒砂岩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十二五”科技部支撑的“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子项目“砒砂岩改性研究及利用”于2014年5月30日在准格尔旗正式启动。
对砒砂岩的改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在砒砂岩中添加新型物质,以改变砒砂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砒砂岩的粘性,变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而实现对砒砂岩的利用。本次砒砂岩的改性研究计划重点应用于淤地坝建设,降低建设费用。
承担本项目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在充分的外业调查基础上,初步完成了室内模拟实验。通过实地查看和座谈,确定了利用改性的砒砂岩建设淤地坝的坝址,计划于今年秋季或明年春季正式开工建设。姚文艺副院长、王立久教授分别代表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与准格尔旗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砒砂岩的改性研究,在该市乃至晋陕蒙砒砂岩分布区尚属首例,是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创新性项目,对促进该市大面积裸露砒砂岩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鄂尔多斯市水土保持局 李海光 孙海军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