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保重点工程助力青岛市水保生态建设跨跃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7-0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青岛市以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契机,加强管理,搞活机制,提质增效,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跨跃发展。
一是建设管理程序走上正轨。所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按照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无论是前期工作,还是建设过程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工作,均实现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标准、质量、效果得到了较好保障。
二是建设机制充满活力。积极扶持民营水保大户,利用包括中央资金在内的财政资金支持民营水保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的投入机制,激发了全社会投入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水保生态建设的发展。目前,我市每年完成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有一半来自民营水保项目。
三是建设效益大幅提高。仅年度国家重点工程每年可治理水土流失约百平方公里,减少土壤流失量八万吨左右,增加粮食产量一百多万公斤,增加蓄水数十万立方米,提高收入数百万元。水保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有力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以及民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青岛市水利局水保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