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正宁县多措并举力促水保生态建设步伐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08-2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正宁县以生态立县为总揽,在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以梯田建设和流域治理为重点,截止2013年低,全县共投入各类水土治理资金293万元,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81k㎡,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6.2%,年治理水土面积35.2 k㎡,年均新增治理程度3.3%。
一是治理模式在不断探索中更加清晰。多年来,正宁县始终坚持以“保塬、护坡、固沟、治水”为着力点,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缓坡梯田+陡坡林草+沟道坝系+通山道路+围庄果园”的综合治理思路更加清晰。重点建成了四郎河右岸坡面优质梯田、左岸坡面水保林、川台高效农业为主的大流域治理体系;上官庄沟建成了以坝系为主的生态治理体系,该小流域建设骨干坝3座,中小型淤地坝9座,实现了以坝体为核心向周边辐射,集中展开流域综合治理。先后为当地群众修整道路26条、41公里,集中连片修鱼鳞坑,平整土地210亩,营造水保林3800亩,刺槐林1200多亩,坝坡种草90亩,彻底改善了坝体周围环境。
二是梯田建设在提质增效中形成规模。截止2013年底,正宁县累计新修梯田6940.4 h㎡(其中:水保部门1366.67 h㎡、国土部门1445.2 h㎡、扶贫部门1560.33 h㎡、发改部门1280.87 h㎡、农发部门1287.33 h㎡,农业人口人均增加基本农田0.48亩)。建成了四郎河川区8万亩优质梯田片带,全县梯田化乡镇达到了4个、行政村27个。
三是流域治理在综合配套中效益凸显。几年来,依托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营造水保林12万亩。特别是今年依托苗林基地建设和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建设工程项目,营造核桃套栽针叶树的苗林基地6.2万亩,建成了松树村、佛堂村、凤凰塬子、雷村4个万亩苗林示范区,同时,配套田间道路17条、32km,新建老池25个、水窖12眼、谷坊6座。还大力支持大户承包荒山,进行治理。西坡乡村民张寿龙在本乡柴桥子、芦子坪、月南3个村的4个山头,承包荒山荒坡4800多亩,投资200多万元,栽植刺槐和油松350多万株,仅2012、2013两年创收效益达20余万元。
正宁县水土保持管理局 刘丽娟供稿,省水保局科技信息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