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搞好党校“一课一园一题”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09-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龙岩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抓住国务院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福建省实施意见,持续拓展国家支持海西建设和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效应,以我市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为新的起点,努力探索一条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路子,全市上下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攻坚战。
2012年,龙岩市委党校积极发挥其重要宣传阵地和思想高地的自身优势及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的特点,主动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发展定位,提出搞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一课一园一题”活动,在党校集中开展全市县处级、科级及乡镇、村干部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系统提升党政干部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理念和责任,加强高位推动,达到了费省效宏和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了全民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推进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步伐,“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1.2万亩,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万亩的任务,比“十一五”期间完成156.6万亩增加54.6万亩。
二、主要做法
龙岩市水利局在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工作中,探索总结了“一课一园一题”的做法和经验。
(一) 一课。“一课”就是市政府分管领导或专家教授为党校学员作有关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面的专题讲座。2012年以来,龙岩市委党校已开展专题讲座场7次,第一讲由当时的分管副市长林兴禄开讲。2012年 5月27日,林兴禄副市长为春季处级班、中青班、乡镇领导班等200多名学员作题为《青山为证—龙岩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林兴禄副市长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以长汀河田镇水土流失治理为例,运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例,从百年忧患、艰难较量、成效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内容,结合龙岩的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我市建设生态闽西,实现山更青、水更绿的重要使命,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闽西的意义,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和指导,学员反响非常好,为龙岩市全面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做好水土保持进党校工作,市水利局积极配合党校做好基础和保障工作,特别是协助党校制作教学课件、提供宣传材料和教学基地等支持。
(二)一园。“一园”就是把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党校学员现场教学点之一。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位于严重水土流失区河田镇露湖村,占地面积1818亩,分为4个功能区:参观学习区(参观纪念林、水土保持物种园区),宣教馆区(为水土保持图片展示厅,了解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历程,了解“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治理经验),试验研究区(了解径流场、卡口站、气象站,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水土流失在线监测等设施,了解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情况,了解水土流失发生、发展以及危害),警示教育区(保留水土流失造成的崩岗、废旧矿山及自然流失坡面,展示水土流失危害情况)。科教园全年免费开放,2012年以来,共接待中直机关、党校及其他25批,约750人;接待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及省直机关35批,约1030人;接待市委党校及市直机关28批,约1260人;接待中小学生约3000人;接待外省参观人数16批,约1000人;社会人士自行参观人数达到30000多人,合计来园参观人数约37040人次。
(三)一题。“一题” 就是把总结提升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列为学员的调研课题之一。2012年以来市委党校已连四年把“关于加快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建议、总结提升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思考”等作为学员调研课题,共收到学员有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论文25篇。通过学员深入水土流失区现场调研,增强开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通过调研了解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与问题,积极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加快推进龙岩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与建议》被列为2012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并获优秀调研题二等奖,在《闽西调研》发表;《学习借鉴“长汀经验”建立和完善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长效机制》在《闽西发展研究》发表。
三、主要成效
水保进党校活动开展以来,龙岩市水利局和市委党校认真负责,扎实推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目前,党校开展水土保持授课、宣讲7场次,培训各级干部4800人次;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区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5篇。全市纷纷开展送《水土保持法》进乡村、社区、生产建设项目单位等活动,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和乡镇圩天设立新《水土保持法》宣传咨询服务台,当场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举行水保知识谜语有奖竞猜活动。据统计,共发放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80册、《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0册,《水土保持宣传手册》10328册、《新水土保持法》图解画5700张。同时市政府与人民网共同开辟了“长汀生态论坛”,大大拓展了宣传的渠道和宣传效果。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活动,大力提升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理念和法制意识,全社会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氛围和观念明显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四提升”。
1.全民水保意识得到巩固提升。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水土流失治理专题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副主席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抓住机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等12份重要指导文件。全市实行领导、部门挂钩联系水土流失重点县、重点乡镇制度;连续四年把水土流失治理列入县党政目标考评和市直部门绩效考评内容,分值由往年的15分提至20分,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市政府还与人民网共同开辟“长汀生态论坛”,驻闽部队和武警成建制组织近5千名部队官兵,前来闽西支援万亩水土流失区治理。发改、环保等将水保方案作为前置条件,2014年全市审批水保方案234份、补偿费收取突破千万元。
2.“长汀经验”得到丰富提升。在水土流失治理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驱动下,广大群众积极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开发水土流失地,2012年以来参与我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单位有241个,如省军区、省委统战部、省直党工委等,市、县部门实行挂钩治理;企业有36家,如中石油、森辉等;新增治理大户792个,全市企事业单位投入资金达3.28亿元、群众自筹达2.52亿元,水保项目业主以县水利水保部门向乡镇为主再拓展到行政村或村民自主成立的理事会转变,实现由政府主导向群众主体的转变。
3.治理成效得到显现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3.1%提升至2014年的77.91%,连续38年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与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结合,山上山下一起治理,新建清洁型小流域14条、水保生态村和生态茶果园7个,已建立水保旅游点26个,吸引旅游观光人数达82万人次,山青水秀、河畅岸美的宜居环境深受百姓好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田、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建成一批油茶、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增加百姓收入达3.9亿元,策武南坑、仙师务田等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4.水保队伍得到锻炼提升。继上杭、长汀之后,连城、永定都通过省水保监督能力建设县验收。市水保办及县(市、区)水保机构规格全面提升,2012年以来全市新进人员18名,其中研究生1名,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点乡镇全部建立水保站,上杭紫金矿业成立水保处。注重加大对基层水保执法队伍的培训和支持,举办法律讲座2场,争取专项资金110万元改善基层设施装备。
福建龙岩市水利局
近年来,龙岩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嘱托,抓住国务院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福建省实施意见,持续拓展国家支持海西建设和支持原中央苏区发展的政策效应,以我市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为新的起点,努力探索一条保护生态和加快发展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路子,全市上下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以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攻坚战。
2012年,龙岩市委党校积极发挥其重要宣传阵地和思想高地的自身优势及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的特点,主动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建设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的发展定位,提出搞好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一课一园一题”活动,在党校集中开展全市县处级、科级及乡镇、村干部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系统提升党政干部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理念和责任,加强高位推动,达到了费省效宏和事半功倍的效果,营造了全民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工作氛围,推进我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步伐,“十二五”以来我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1.2万亩,已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2万亩的任务,比“十一五”期间完成156.6万亩增加54.6万亩。
二、主要做法
龙岩市水利局在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工作中,探索总结了“一课一园一题”的做法和经验。
(一) 一课。“一课”就是市政府分管领导或专家教授为党校学员作有关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面的专题讲座。2012年以来,龙岩市委党校已开展专题讲座场7次,第一讲由当时的分管副市长林兴禄开讲。2012年 5月27日,林兴禄副市长为春季处级班、中青班、乡镇领导班等200多名学员作题为《青山为证—龙岩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建设》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林兴禄副市长围绕中央、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以长汀河田镇水土流失治理为例,运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事例,从百年忧患、艰难较量、成效与启示等三个方面内容,结合龙岩的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前我市建设生态闽西,实现山更青、水更绿的重要使命,帮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建设生态闽西的意义,从而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和指导,学员反响非常好,为龙岩市全面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做好水土保持进党校工作,市水利局积极配合党校做好基础和保障工作,特别是协助党校制作教学课件、提供宣传材料和教学基地等支持。
(二)一园。“一园”就是把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作为党校学员现场教学点之一。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位于严重水土流失区河田镇露湖村,占地面积1818亩,分为4个功能区:参观学习区(参观纪念林、水土保持物种园区),宣教馆区(为水土保持图片展示厅,了解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历程,了解“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治理经验),试验研究区(了解径流场、卡口站、气象站,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水土流失在线监测等设施,了解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情况,了解水土流失发生、发展以及危害),警示教育区(保留水土流失造成的崩岗、废旧矿山及自然流失坡面,展示水土流失危害情况)。科教园全年免费开放,2012年以来,共接待中直机关、党校及其他25批,约750人;接待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及省直机关35批,约1030人;接待市委党校及市直机关28批,约1260人;接待中小学生约3000人;接待外省参观人数16批,约1000人;社会人士自行参观人数达到30000多人,合计来园参观人数约37040人次。
(三)一题。“一题” 就是把总结提升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列为学员的调研课题之一。2012年以来市委党校已连四年把“关于加快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对策建议、总结提升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的思考”等作为学员调研课题,共收到学员有关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论文25篇。通过学员深入水土流失区现场调研,增强开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通过调研了解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与问题,积极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如《加快推进龙岩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的思考与建议》被列为2012年市委市政府重点调研课题并获优秀调研题二等奖,在《闽西调研》发表;《学习借鉴“长汀经验”建立和完善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长效机制》在《闽西发展研究》发表。
三、主要成效
水保进党校活动开展以来,龙岩市水利局和市委党校认真负责,扎实推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目前,党校开展水土保持授课、宣讲7场次,培训各级干部4800人次;在国家核心期刊等区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调研报告25篇。全市纷纷开展送《水土保持法》进乡村、社区、生产建设项目单位等活动,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繁华地带和乡镇圩天设立新《水土保持法》宣传咨询服务台,当场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现场举行水保知识谜语有奖竞猜活动。据统计,共发放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680册、《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200册,《水土保持宣传手册》10328册、《新水土保持法》图解画5700张。同时市政府与人民网共同开辟了“长汀生态论坛”,大大拓展了宣传的渠道和宣传效果。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进党校活动,大力提升了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水土保持理念和法制意识,全社会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氛围和观念明显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四提升”。
1.全民水保意识得到巩固提升。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全市水土流失治理专题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副主席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市建设的决定》、《关于抓住机遇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等12份重要指导文件。全市实行领导、部门挂钩联系水土流失重点县、重点乡镇制度;连续四年把水土流失治理列入县党政目标考评和市直部门绩效考评内容,分值由往年的15分提至20分,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市政府还与人民网共同开辟“长汀生态论坛”,驻闽部队和武警成建制组织近5千名部队官兵,前来闽西支援万亩水土流失区治理。发改、环保等将水保方案作为前置条件,2014年全市审批水保方案234份、补偿费收取突破千万元。
2.“长汀经验”得到丰富提升。在水土流失治理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的驱动下,广大群众积极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治理开发水土流失地,2012年以来参与我市水土流失治理的单位有241个,如省军区、省委统战部、省直党工委等,市、县部门实行挂钩治理;企业有36家,如中石油、森辉等;新增治理大户792个,全市企事业单位投入资金达3.28亿元、群众自筹达2.52亿元,水保项目业主以县水利水保部门向乡镇为主再拓展到行政村或村民自主成立的理事会转变,实现由政府主导向群众主体的转变。
3.治理成效得到显现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3.1%提升至2014年的77.91%,连续38年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水土保持措施布设与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结合,山上山下一起治理,新建清洁型小流域14条、水保生态村和生态茶果园7个,已建立水保旅游点26个,吸引旅游观光人数达82万人次,山青水秀、河畅岸美的宜居环境深受百姓好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田、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建成一批油茶、蓝莓等特色产业基地,增加百姓收入达3.9亿元,策武南坑、仙师务田等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4.水保队伍得到锻炼提升。继上杭、长汀之后,连城、永定都通过省水保监督能力建设县验收。市水保办及县(市、区)水保机构规格全面提升,2012年以来全市新进人员18名,其中研究生1名,长汀县水土流失重点乡镇全部建立水保站,上杭紫金矿业成立水保处。注重加大对基层水保执法队伍的培训和支持,举办法律讲座2场,争取专项资金110万元改善基层设施装备。
福建龙岩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