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得益彰凸现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推进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10-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耕地面积110万亩,其中坡改梯37.94万亩,坡耕地49.56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34.49%、45.05%。长期以来,互助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治理思路,持续推进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成效尤为显著的坡改梯措施作为水土流失治理首要和根本措施之一,先后实施了2011年蔡家堡项目区、2012年西山项目区、2013年五峰镇及威远镇项目区、2014年和2015年东山乡白牙合项目区共5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6125万元(中央投资4900万元),坡改梯53783亩。加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等其它水土保持项目的坡改梯措施,共完成83355亩,据估算,受益项目区年均增产粮食417万公斤,年增加经济效益750万元,每年拦泥保土22.51万吨以上,拦蓄径流375万立方米。各受益乡村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整体、连片、规模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同时助推了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发展,使乡村田园之美、人文之美与经济之美相得益彰,谱写了“美丽互助”建设的新篇章。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张玉琴
“十二五”期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成效尤为显著的坡改梯措施作为水土流失治理首要和根本措施之一,先后实施了2011年蔡家堡项目区、2012年西山项目区、2013年五峰镇及威远镇项目区、2014年和2015年东山乡白牙合项目区共5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6125万元(中央投资4900万元),坡改梯53783亩。加之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等其它水土保持项目的坡改梯措施,共完成83355亩,据估算,受益项目区年均增产粮食417万公斤,年增加经济效益750万元,每年拦泥保土22.51万吨以上,拦蓄径流375万立方米。各受益乡村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整体、连片、规模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同时助推了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的新发展,使乡村田园之美、人文之美与经济之美相得益彰,谱写了“美丽互助”建设的新篇章。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 张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