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呈现“三少三多”新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6-07-0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十二五”以来,龙岩市总结提升“长汀经验”,通过采取强化组织领导、部门配合、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科学治理、监督执法等措施,扎实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十二五”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2.5万亩,其中攻坚治理二重山水土流失面积96.5万亩。通过努力,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呈现“三少三多”新成效。
“三少”即:一是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按照“低成本、大面积、可持续”的治理原则,围绕消灭水土流失安排项目资金,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据遥感调查,与2011年同期数据相比,全市2015年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流失率分别由237.7万亩和8.4%下降至199.22万亩和6.98%,下降率位居全省第一。二是光秃秃的红帽子山头越来越少。全市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由50.94万亩减少为35.29万亩,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如长汀河田、三州、策武等严重水土流失乡镇由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绿满山、果飘香;素有“第二河田”之称的永定仙师摘掉127个光秃秃“红帽子”,成了年产1000多万斤的蜜柚之乡;上杭湖洋、稔田、临城一带过去的“癞痢山”变成了花果山。同时对崩岗严重侵蚀区积极探索改“崖”为“坡”,变崩岗区为生态种养区、工业园区、生态移民安置区,“十二五”累计治理崩岗位614座,不但有效消除崩岗的地质危害,保护耕地上千亩,还按削坡造地的方法新增经济林地291亩,新增工业、农村宅居地等390亩,新增养殖用地60亩,建立年出栏生猪万头的现代养猪场一座。三是针叶林占造林面积的比例明显减少。水保部门在针叶树种为主的疏林区或纯针叶林中度水土流失区,通过大量补植枫香、木荷、杜英等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改良林分结构,提高林地水源涵养能力;林业部门也在公路沿线一重山、生态断弱带、防火林带等区域大量补植大苗阔叶林,形成针阔混交,针叶林占总造林面积的比例由过去的80%减少为20—50%,林分结构有所改善。
“三多”即:一是水土流失区群众收入增多。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大田经济、林下经济、花卉经济、观光农业等生态产业, “十二五”以来,全市水土流失区累计新植经济果木林8.22万亩,开发林下经济57.8万亩,建成一批油茶、无患子、蓝莓、金茶花和金银花等特色产业基地。同时各地充分利用水土流失区治理成果举办生态游活动,如长汀举办杨梅、上杭举办蜜雪梨采摘节,漳平永福举办樱花节等,年吸引旅游观光人数约上百万人次,水土流失区群众每人年均增收1476元,策武南坑、仙师务田等严重水土流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9年的5869元、5678元提升至2015年的14102元、11080元。二是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群众增多。水利部印发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实施细则》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水土流失治理企业化运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出台进一步释放红利,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实现由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转为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转变。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企业、社会、团体、群众等民间资本参与全市水土流失治理资金达28317万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61万亩,其中:承包、租赁治理的农民大户412户,公司+农户25个,农村合作社形式22个,独立出资形式452个,股份合作形式51个,其它挂钩帮扶出资或捐赠等形式255个。三是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和生态村增多。全市按照山、水、田、林、路、河统一规划,山上山下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与建设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统筹兼顾的治理新思路,2015年,新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0条、水土保持生态村4个,新建安全生态水系71公里。“十二五”累计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61条、水土保持生态村18个。一条条山清水秀、河畅岸美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和一批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的水土保持生态村深受百姓好评。
龙岩市水保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