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石家庄日报:保护绿水青山 恢复生态美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4-0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太行出新绿,杏花漫山野。3月30日,在井陉县仙台山小流域,县水保站的工作人员正在与仙台山景区负责人确定水保治理的最终方案。今年,我市积极构建4+4现代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市水土保持部门率先发力,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同时,将重点项目与各县(区)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将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产业相结合,助力我市生态旅游产业迈向新时代。
    在市委十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将旅游业列为“4+4”现代产业格局中着力培育壮大的产业之一,重点发展旅游综合体、文化体验、旅游+等业态。据市水务局水保处处长郝军介绍,近年来,我市水土保持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从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入手,广泛吸引社会力量进入水土保持领域,强化水土流失预防监督,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石家庄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据了解,2018年中央、省已经预下达我市水保专项资金6500多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250万元、省级资金1386万元,涉及到6个项目县的16条小流域,安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157.5平方公里。今年我市特别将项目向符合“4+4”现代产业格局的县和小流域倾斜,已确定的元氏龙池小流域(封龙山景区)、鹿泉梁庄小流域(西部长青)、井陉县仙台山小流域(仙台山景区)、井陉县于家小流域(于家石头村)等,都与旅游产业密切结合。
    3月29日、30日,记者跟随市水保工作人员在重点水保项目进行了实地采访。
    在第二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主会场之一西部长青景区,到处一派忙碌的景象,道路上运送树苗的车辆不停穿梭,山坡上植树的身影挥锹铲土,水池边引水蓄水工程已经完工……站在园区的望月亭向西望去,绵延起伏的山岭上丝丝新绿让人心旷神怡。远远望去,一棵棵新栽植的树苗迎风挺立,生机无限。
    鹿泉区水务局副局长李素玲告诉记者,该区将水土保持工作与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将改善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抓手。为了助力景区发展,小流域治理项目向西部长青倾斜,先后栽植水保林5000余亩,在梁庄、水峪、荷莲峪、武庄、下聂庄等开挖水平沟2万余米,挖鱼鳞坑、种植穴150万个,栽植油松、侧柏、黄栌、连翘等水保树种200余万株。今年治理范围达3.5平方公里。
    在井陉县仙台山景区,该县水保站的工作人员指着已经规划出的一片区域介绍说:“仙台山植被覆盖率很高,景区相对缺乏水系和景观。在做项目的前期设计时,我们多方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参观、学习、观摩、座谈、交流、对接等多种形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和先进技术,结合当地苗木种植结构及景观现状,布设工程及植物措施,加强互补性,合理进行各项治理措施布局和设计。
    在元氏县的龙池小流域,水保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勘测现场植被的覆盖情况,并在地形图上仔细标准需要植树的位置和数量。“封龙山是我们县近两年重点打造的旅游景区,今年我们的水保治理项目都放在这里。但是这里山势地形复杂,没法机械作业,都需要人工,我们要细致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让每一片山坡都种上树,绿起来。”该县水保站长王赛斌说。
    在行唐县的“中国大枣公园”,盛开的金黄油菜花已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以“中国大枣公园”建设为契机,该县水保项目在大枣公园内的产业路周围布设水土保持工程,在原有枣树田埂上设计六棱砖护坡,在六棱砖网眼内种植油菜。既能起到保水固土的作用,又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并为当地增加一道亮丽景观。春季油菜花开,可以吸引游客赏花。夏季到来,枣树开花时,油菜收割,产出的菜籽油纯绿色无污染,可就地销售,或远销北京、上海等超市,增加农民收入。油菜根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可以为枣树直接补偿氮肥。
    随着一个个水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将为我市旅游业发展增添一道道亮丽景观。    
    (石家庄日报2018年4月1日第1版 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韩志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