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互助项目区建设侧记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错嵌接地带,总面积为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人,有汉、土、藏、回等11个民族,其中土族人口6.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38%,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县内水土流失面积达247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2.1%,年输入湟水河泥沙508万吨,属青海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制约了土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到黄河源头的生态环境、流域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而“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互助项目区” 建设,使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
    互助项目区涉及马圈沟、吉家沟、朱家口、纳隆沟和周包区间五条小流域,包括五峰、东山、双树3个乡46个行政村5.07万人,在这片总面积为274.8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44.3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88.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农业基础薄弱,土地肥力下降,粮食问题成为农民的头等大事。尤其在人口相对集中的浅山地区,众多支毛沟中植被稀少,大小沟道直对村镇、农田,一遇暴雨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洪峰,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
    2001年6月总投资为3211万元的“湟水流域互助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在万众瞩目中动工建设了。一场 “保护母亲河,建设和谐家园”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湟水河畔拉开了帷幕。
    互助县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按照项目区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坚持“尊重科学、创新机制、注重效益、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项目区内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了规模空前的项目区建设工作。努力将工程建设成为本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精品工程。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昔日“拉羊皮不粘草”的荒山秃岭如今被层层叠叠、整齐划一的梯田,排排成荫的绿树所覆盖,极大地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项目的农田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及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单产逐年增长,亩均增加50公斤以上,劳动生产力显著提高。项目区呈现出了道路林带成网、水平梯田错落有致的景象。通过兴修田间道路、谷坊、淤地坝及骨干坝等水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群众吃水难、行路难、保粮难等老大难问题,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为农民生产生活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保障线。
    截止2007年10月底,项目区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占总计划任务的100%。广大干部群众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实践中受到了启发和鼓舞,同时也得到了实惠,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了更新。项目区内群众的精神面貌和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再看今日的互助项目区,夕日的荒坡披上了绿庄,青杨、云杉、柠条、沙棘交相叠翠,坡耕地全部被高标准的基本农田代替,有效遏制了流域内水土流失。项目区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坡面措施控制径流水不下山,沟道措施控制洪水,泥沙不出沟的较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护体系,入黄泥沙得到较大副度减少,各项水保措施累计年可拦泥38.11万吨,蓄水1075.23万立方米,随着林木覆盖度的提高和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流域内林地及周边地区的水分条件和热量状况得到了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良,林地生物量有所增加,增强了小流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小流域人口环境容量,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真正做到了流域的全面治理。现在,项目建设治理的丰硕成果,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用概括道“山顶戴帽子、山腰缠带子、山脚穿靴子”,夕日贫瘠荒凉的穷山沟如今变的水丰草美、山清水秀。项目区的东山乡寺尔村获得“全国绿化千佳示范村”的称号。
    湟水流域互助项目区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家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将和着春天的脚步,化成沉甸甸的果实,惠及百姓,回报社会。
 
    (青海省水土保持局、互助县水保站李琦、文玉忠供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