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以万载县为例
 
     摘要:温家宝总理2007年4月在江西视察时指出,像江西这样好的生态环境在中国已经不多了,一定要保护好。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如何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走出一条以生态促发展的新路,是值得深入思索的课题……
 
     关键字:生态经济化 经济生态化 项目生态化
 
 
    万载县位于赣西北边陲,锦江上游、武功山脉之北、九岭山脉之南,境内西、南、北三面重峦叠嶂,茂林修竹,东部平原沃野,阡陌连绵,“三江两河十八水”网络全县,山川毓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达63%,是江西省毛竹产区和江南重点林区。该县是山区县,工业污染少,生态保存完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经济自然条件,发展生态经济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要认识到“绿水青山”是 “金山银山”的基础和源泉,绝不能亦步亦趋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虽有可能获得一时的发展,但由此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耗费,必将动摇万载发展的根本。同时也要认识到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 “金山银山”,多少年来,万载的的生态优势藏在深闺无人识,老百姓只能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这充分说明必须做好转化文章。近年来,万载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借“生态”东风,不断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课题,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项目生态化”的新路。
    一、借助自然环境优势,力促生态经济化
    1.生态经济发展思路
    定位于该县市场经济欠发达、基础较差,但生态优势明显,生态经济潜力突出的实际,万载把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培育区域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将起点放在“个性优势”上,构筑生态产业平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生态工业,拓展生态旅游业,形成有区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经济发展新格局。看准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万载的发展思路日益明晰:第一产业,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第二产业,大力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高又无污染的机械电子业等行业,以及以生态产品为原料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天然食品加工业,做大污染可集中治理的建材等行业,逐步淘汰规模小、污染重的化工、水泥、造纸、矿产品采冼等产业;第三产业,以高标准创建省级卫生城为契机,建生态山水园林休闲城市,让生态休闲旅游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2.生态经济发展现状
     ①有机农业快速推进。根据县域实际,将东南低丘平原区规划为有机稻、油、主产区,将西部低丘岗地作为牧、渔主产区,北部山地作为林、油主产区。建立了其中仙源、赤兴、三兴、白水四个有机农业基地,2007年,该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县通过认证的有机农业面积达24.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8万亩。有水稻、姜、毛豆、小葱等34个农产品和10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认证,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共实现产值2.7个亿,出口创汇1544万美元。
    ②生态旅游趁势而起。通过合理规划园区布局、开发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推动有机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把科技示范园建成具有有机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渡假等多项功能的有机生态旅游园。着力将有机生态旅游园打造成“六地”:即生态休闲观光胜地、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业技术培训地、科技人员和农业科技企业的创业基地、有机食品加工地。目前已经形成“五区一园一村”的格局,即生态观光区、有机农业示范区、水面养殖与水上娱乐区、生态畜牧区、休闲度假区,600亩的有机果蔬采摘园。
   3.生态经济的附加值
   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首先是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提升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在发展生态经济等生态项目的过程中,生态资源的商品角色不再是第一位,对生态资源的重点保护排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发展有机产业、开发生态旅游,通过构造山、水、田、林、路等多种生态系统,强调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和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并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而又良好的基础。
    二、立足生态经济优势,确保经济生态化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不能硬来,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生命之源,保护好今天的生态环境,是实现明天经济腾飞的关键所在。保护环境是为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该县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长远规划,注重生态式、循环式发展,即将“经济发展生态化”,确保优势真优、优势常优、优势更优。
    1.立足长远,做好规划,保持经济发展良好硬件环境
按照全省提出的“一流的空气、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的总要求,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实际工作中,始终注意处理好“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保护为先”的三个原则,全面实施包括平原植树造林绿化和水资源保护在内的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出台各类政策,细化保护矿产、森林、旅游等资源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严格的山林保护政策,保护好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并以保护为先导,以开发利用为动力和保障,通过保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合理开发造福全县群众。大力实施以“沼气进村组”、小水电等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减少自然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该县在产业强县,产业富县进程中,按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大原则,大力发展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工业,特色工业。并引入科学奖励和严格处罚并存的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环保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实现清洁生产。
    2.注重服务,营造氛围,不断创新经济发展软环境
一是做好服务。2006年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目前有53个单位进驻中心,包含行政许可项目255项,收费项目217项,建立了“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有效地节约了投资者的办事成本。该们在引进声佳电子公司时,曾经创造了一周内办好证件、实现投产的记录。这几年,该们通过开展一系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活动,实施一大批民生工程,打击一切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倡导全县形成“诚信、和谐、平安”的社会氛围等举措,在群众中形成了“你投资,该服务”、“你发财、该发展”的共识,“万载人是最棒的,万载最大的品牌是环境”也成了外商对万载的普遍评价。二是确保稳定。该们在工业园区专门安装了红外线安全监管装置,实行公安干警全天候巡逻。在2007年安全感指数民意测评中,万载列江西省第35名、宜春市第2名。信访工作列全市第1名、全省先进。
    三、立足良好软硬环境,以项目促经济发展
    1.把生态项目、生态型项目作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抓项目建设是强县富民的关键。一方面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努力寻求在传统产业、工业园区、城镇建设和有机农业的结合点----产业生态化、生态化。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围绕生态二字作文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家园四大项目,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增收之路。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流通“三大工程”,实现资源多级利用,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有20多个品牌的农产品已进入北京、上海、合肥等大中城市的超市和市场,市场占有率正在逐年扩大。
    生态经济也包括环境友好型生态工业。该县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的产业,积极引进生态电子等项目。近年来,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5%以上,税收年均递增35.5%,入区企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并坚决关闭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步伐,鼓励、引导企业围绕提升技术水平、保护环境、保障安全、节能降耗、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促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协调发展。两年来,该们共拒绝近10个高耗能或污染项目,关闭取缔了12个污染项目。
    2.围绕生态引项目,形成生态经济、生态型经济产业链
    在招商引资中,特别注重选商选资。积极引进高投入、低耗能、低污染的项目。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做到宁可不要,坚决不上,防止大小一起上,好坏全收。在工业园区建设了生态电子、食品加工、橡胶化工、新型建材、高新技术五个产业功能小区,形成了“一园多区”的发展格局。
    同时,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有选择性地发展税收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着力提高投资密度和投资强度,出台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注重发展品牌经济,做优传统品牌,争创特色品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使全县经济由过去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转变,不断提升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提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去年,该们实现了在国民生产总值以16%的速度增长的同时,财政收入增长率达到36.8%,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提高,达到90%,提高了6个百分点。
    3.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经济,具有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的特征;与此相比,循环经济实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具有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该县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主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其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源,从而在输入端预防和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再利用”原则要求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利用资源或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原则要求尽可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也就是废品回收利用。21世纪是一个“绿色”的世纪,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绿色食品成为消费主流,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占总消费量的60%以上,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30%。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绿色食品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是循环经济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逐步发展到最终阶段,即循环式经济,从而实现变生态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的转变。(江西万载县县委办政策研究室 谭震宇)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