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四川通江县“三三制”农发水保工程建设成效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以来,通江县把农发水保工程作为治山治水的生态文明工程、治穷致富的增收工程、稳粮惠农的民生工程来抓,推行“三三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 .38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农发水保工程建设任务,治理区呈现生态文明、群众增收、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开好三个会。在小流域内以村为业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农户申请承诺,群众代表评选,村社集中初审,乡镇集体审定”的办法,真正使水保工程建设成为群众自愿、村社自主、乡镇自定的事情来办好、抓实。重点召开好三个会,村民代表大会主要决定项目工程建设的地点、内容、规划方向等;村民大会主要宣传动员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投工投劳及建设方式等;县乡协调会主要根据群众的意愿、申请、承诺,县水利局与当地乡镇选择实施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村社干部得力的村作为项目实施村。
    填好三张表。项目小流域实施村确定后,县水利局根据总体规划,指导乡镇和村社会填好项目建设申请表、投工投劳承诺表、村委决议表并在流域内公示无异议后,全面开始项目实施设计。建设申请表要求逐户申请,农户申请同意率达90%以上;投工投劳承诺要求全面落实投工投劳数量、方式,并承诺土地青苗补偿等由受益户和村社解决;村委决议表要求村委表决一致通过,可能实施项目。
    把紧三道关。一把紧规划关。在规划工作中,该县组织农、林、水、牧等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现场调查,完成工程项目区的可研报告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初步设计,为搞好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把紧建设关。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行 “五制”办法,即:项目业主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既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建设规模,又保证了工程进度。三是把紧管理关。按“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目标,积极创新水土保持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对山坪塘、蓄水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采取建立受益农户用水协会进行管理;对经果林采取拍卖、租赁等形式进行管理;对水保林、封禁等治理措施进行承包管理,形成良性循环管护机制。
    三年来,通江县农发水保项目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 .38平方公里,涉及祁雨河、沙坝子、鹿家沟三条小流域,总投资691.93万元(其中:中央补助435万元,地方匹配216.93万元,群众自筹40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38平方公里。经过治理的小流域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62.38%提高到69.9%,粮食产量由治理前的415公斤提高到512公斤,人平占有粮食由治理前的430公斤提高到512公斤,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2100元提高到2640元,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世人面前。
 
    四川省通江县水利局办公室王勇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