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紫阳:一道亮丽的生态经济风景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地处秦巴山区的紫阳县,把实施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当作是各级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通过积极探索,农民昔日挖地种粮,如今锄草务茶,失地不失业,减产不减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水保治理之路,达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重效果。
由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阳县既为自己能成为北京的水源地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又为肩上的沉重担子而忧虑。紫阳县总面积2204平方公里,但“丹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1.31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面积294.19平方公里,自然修复337.12平方公里。紫阳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耕地面积90余万亩,坡耕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5%,大于25°以上的坡耕地占到坡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坡耕地既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是“丹治”工程的治理对象。因坡耕地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理,将导致土地瘠薄、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届时向北京供清水将会成为一名空话。如何使农民甘愿把坡耕地让出来进行水保治理,只有选择的治理措施能充分保障其经济收益。因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为有效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作到“被子”与“票子”兼顾。该县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把茶叶产业与“丹治”工程生物治理措施紧密结合。
紫阳是“中国名茶之乡”,紫阳富硒茶叶2005年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首个通过国家科学鉴定的富含富硒元素的茶叶,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主要来源。紫阳政府把富硒茶当产业来抓,群众把茶叶视为钱袋子,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因此,把茶叶确定为“丹治”工程生物治理措施的思路一经提出,就得到政府的肯定,群众的欢迎。
培植茶园,发展茶叶产业,是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生态效益方面,茶树是深根植物,主根深扎,侧根发达,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尤其是条带式密植茶园,茶树根系盘根错节,相互交错,似一条地下固土丝网,一排排茶带如一座座生物大坝,只要排水系统完善,大雨不冲园,小雨不出园,保土保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方面,每亩密植茶园投产后,收入在万元以上,2009年,茶农的鲜叶就卖到每公斤200元以上。
自“丹治”工程启动实施至今,已累计栽植茶苗1400余万株。由于选择的治理措施得民心,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栽植过程中,政府只提供种苗,挖坑开带全由群众自己出劳完成。为确保建园一次成功,由技术人员拉绳带尺,加强技术指导,确保了株距和行距规范。为加强后期管护,该县明析了产权,实行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通过召开现场会,加强管护知识培训,并实行万员党员干部包抓万亩示范茶园。农民如今虽失去了种粮的土地,但由于茶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施肥、除草、松土到采摘需要大量劳力,可在家门口挣钱。
通过“丹治”工程的锦上添花,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6万余亩,待所有茶园投产后,仅此一项收入可达16亿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在紫阳将成为一道亮丽的生态经济风景线。
紫阳县水利局 杨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