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青海大通县:解放思想 拓展思路 积极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大通县水利水保部门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指引下,认真理解生态文明的精髓,努力实践生态文明的理念,在落实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科学定位,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方法,“十一五”期间适时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积极开创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尊重自然,促进生态修复。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立足于维护西宁市的“水塔”和打造美丽“后花园”,在全县防治布局上注重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黑泉水库库区流域等地广人稀、降雨条件适宜、经济开发程度较低的水土流失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的步伐;在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布设时,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大幅度增加了封禁治理的比重。
    二是抓住根源,实现标本兼治。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深入分析产生水土流失的社会经济背景,从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出发,以解决粮食、能源、饮水、增收致富和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合理安排各项治理措施。为解决水土流失区群众的粮食问题,启动了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人居环境和清洁水源的迫切要求,在继续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上,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良好的红旗沟小流域,积极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工程建设,努力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水源和水环境保护、农业集约化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使小流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坚持预防保护、监督、治理、监测一起抓,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措施,统筹国家宏观的生态效益、群众微观的经济效益和全面和谐的社会效益,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科学发展之路。2009年,进一步强化了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和监督执法,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围绕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以前期工作为抓手,加强了规划和设计,拓展项目范围,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强化了项目监测,技术支持水平得到提升;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监督执法同时得到加强,水土流失区内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同时进一步争取了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广泛理解和支持配合。
    面对新形势,下一步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是: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以农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为切入点,以改善大通县水土流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以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水平。大通县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将在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为的基础上,统筹各项措施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涵养水资源,有效改变山区小流域脏、乱、差的环境状况;为“黑、白、黄”资源开采型产业为主的工矿区向“清、绿、蓝”生态涵养型产业园区转型提供重要支撑,致力于建设水源洁净、水源丰富、植被茂盛的绿色大通和人水和谐、人居和谐、经济发展的和谐大通。
 
    青海省水保局 李万全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