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崆峒区梯田建设跨入新阶段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09年,崆峒区委、区政府把梯田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夯实农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平台的重中之重来抓,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9月22日全省梯田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区上立即行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区梯田建设工作,按照“政府导演,水保规划、整体推进、规范管理、严把质量、目标考核”的指导思想,把任务落到实处。截止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梯田20483亩,配套整修村社及田间道路133公里,其中:主干道路79.8公里,生产道路53.2公里。投入装载机25台,推土机52台。
梯田建设主要特点:一是项目配套规模大、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协调调度力度,把口粮田项目、农综开发项目、国土项目集中起来,坚持一道梁,一面坡、一条沟、几个村集中连片,山、水、田、路综合配套,整村推进,逐村实现梯田化的办法进行规划。共规划梯田面积21000亩,工程点19处,其中2000亩以上的工程点五处,最小的连片面积在200亩以上。二是责任到位质量高。在工程实施中,区水保局领导包乡,专业技术人员包点包工程、乡镇分管领导和水保员包工程的“四包”责任制,严格按照梯田建设的技术规范和规划,要求工队按照施工合同严格施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新修的梯田达到了块大、田宽、地平、埂实,路通,为拦蓄泥水和机械化耕作打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立足三早”培育典型。为了全区梯田建设任务的全面落实,我区早规划、早动员、早安排。
在2008年秋播前,就组织规划田区。逐乡确定梯田建设面积,注重了典型工程、精品工程的培育,坚持一村或联村规划、大规模、高质量、创精品、争一流的工作思路。通过努力,涌现出了安国乡土桥,西阳乡唐湾,白水镇封台山,寨河乡闫湾等五个规模大,质量高的精品工程。这些示范工程为全区梯田建设树立了典型,起到了一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安国乡土桥梯田工程规划面积3000亩、以道路为框架,设计地块576块,单块面积平均在5.2亩以上。配套田间道路 5纵4横9条14.6公里,彻底解决了田块小,没有路,耕作难的问题。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四是实行“三制”严管理。我区把工程三项制度和施工合同管理贯穿于梯田建设的始终,对口粮田工程实行工程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对国家拉动内需大岔河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中的梯田建设实行施工合同制、公示制、报账制,在梯田建设中,对规划的梯田采取经纬度“三点定田区”的办法,逐块丈量造册登记,严格验收。
(崆峒区水保局车婵玉供稿,省水保局组宣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