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润京城 丹治工程富百姓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陕西省紫阳县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纪实
翻开中国地图,紫阳和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9厘米。但在2008年3月18日,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以下简称“丹治”工程)第一批投资计划的下达,紫阳县30余万干部群众从此就和千里之外的祖国首都北京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为“丹治”工程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下游丹江口水库引水,主要向北京、天津及华北平原中西部地区以及沿途130余座城镇供水,而紫阳县位于丹江口库区的上游,2204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全是北京的水源地,而水源地持续稳定达Ⅱ类水质标准是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的前提条件。
全力以赴 保护一江清水
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程规划》,紫阳共有21个乡镇7个项目区26条小流域纳入一期治理范围,将有631.31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其中综合治理面积294.19平方公里,自然修复337.12平方公里。工程总投资达1.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近9000万元。这笔巨额资金,是紫阳县近年来争取到的投资最大的民生项目之一。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和责任,紫阳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者们迅速调整工作思路,决定把实施好“丹治”工程、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作为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县委书记罗雪剑首先发出了“全力以赴、保护一江清水”的动员令,县长王晓江也迅速作出安排,成立了“丹治”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亲自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利、计划、财政、林业、农业等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为把丹治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县委对水利局的领导力量进行了加强,增配了一名副局长和一名总工程师。针对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问题,县政府及时从本县乡镇选调了2名,还通过公开招考的方式录用了2名,同时为水利局添置了2辆越野型小汽车,县财政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每个项目区配套了10万元前期费。为了打好“丹治”工程的总体战,县委、县政府将治理目标任务纳入各项目乡镇和包村部门的年度考核。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机制保障为启动实施“丹治”工程夯实了基础。
统筹兼顾 创新治理理念
紫阳属秦巴土石山区,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基础薄弱,既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财政穷县。全县农业人口28万余人、耕地面积90余万亩,坡耕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75%,大于25°以上的坡耕地占到坡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坡耕地既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是“丹治”工程的治理对象。因坡耕地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若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理,将导致土地瘠薄、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届时向北京供清水将会成为一名空话。
是保护生态,还是保证群众生产?是保护“被子”,还是保证百姓“票子”?如何使农民甘愿把坡耕地让出来进行水保治理?为了统筹兼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很是让决策者犯难。这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是罗雪剑书记率先破题:坚持治山、治水、治污、治穷为一体,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县委、县政府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他们实行“三沿”战略,即沿城、沿江(河)、沿路,坚持“丹治”工程建设与发展茶、桑、果、药材和木本油料相结合,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生态修复措施并举,坚持“山、水、田、林、路、塘、堰、堤、卡”统一规划布局,综合治理,协调发展,从而使得紫阳县的水保生态建设搞得红红火火。茶、桑、核桃、板栗、黄莲木等生物措施是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由于选择的治理措施得民心,群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苗木的栽植过程中,政府只提供种苗,挖坑开带全由群众自己出劳完成。
注重实效 确保治理成果
县长王晓江在听取丹治工程建设汇报时,当即给水保工作者提出了两大命题,一是工程完工后给群众留下了什么?二是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主管县长郑红丹带队到项目区丹治工程建设一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并提出了“部门联手抓丹治”、“围绕产业发展抓丹治”和“围绕民生改善抓丹治”的口号。在2009年,亲自3次主持召开“丹治”工程现场会。为了搞好工程建设,确保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水利局长杨玉奎按照“丹治”工程“陡坡林草经果园,缓坡梯地节灌田,沟道筑堤造良田,房前屋后建庭园”的整体思路带领技术人员逐条流域规划,逐地块落实,不敢有丝毫懈怠和半点马虎。
在实地规划中,他们充分考虑项目区的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度考虑项目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并尊重群众意愿,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塘则塘,宜窖则窖,宜堤则堤,宜田则田。同时对25°以上陡坡耕地和25°以下缓坡耕地进行通盘考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坚持每个项目区打造一条精品小流域,每条小流域打造3-5个精品示范点。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专业队施工与群众户自为战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相结合,机械化施工与手工作业相结合。在渚河项目区的田坝河小流域的河堤工程建设中,坚持群众每修一方浆砌石坎,政府扶持100斤水泥,既节约了资金,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水保治理的积极性。在城关项目区唐么子沟小流域的坡面整治过程中,坚持坡改梯与县城的蔬菜基地建设相结合,实行政府修石坎,群众整田面,共修坡改梯100亩,并配套水600余米、生产道路300余米、水窖12口,通过整治,原先的“三跑地”变成现在的“三保地”,该处工程现己建蔬菜大棚30余个,群众种菜与原先种粮相比,亩均增收6000元以上。在江北项目区的林本河小流域,将原先的“鸡窝田”经过统一丈量、统一修建、统一分配,现在成了方格田,完全满足机械化耕作的条件,实现了河边有堤、堤顶有路、路边有渠、渠边有田的目标,通过治理,不仅改善了生产条件,还增加了粮食产量。在生物措施建园过程中,紫阳重点发展茶叶等经济林,因茶树是深根植物,主根深扎,侧根发达,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尤其是新建的条带式密植茶园,茶树根系盘根错节,相互交错,似一条地下固土丝网,一排排茶带如一座座生物大坝,不仅保土保水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每亩密植茶园投产后,收入在万元以上,2009年,茶农的鲜叶就卖到每公斤200元以上。为确保生物建园一次成功,由技术人员拉绳带尺,加强技术指导,确保了株距和行距规范。为加强后期管护,明析了产权,实行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通过召开现场会,加强管护知识培训,并实行万员党员干部包抓万亩示范茶园。目前,“丹治”工程共发展茶园1.2万余亩,待茶园投产后,仅此一项收入可达2400余万元。通过小流域治理,项目区群众发家致富的梦想也逐步变为现实。2008年启动的城关、江北和渚河三个项目区10条小流域全面完成治理任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3.12平方公里,共修坡改梯610公顷 ,栽植经济林2069公顷,人工种草161公顷,营造水保林7486公顷,生态修复12096公顷,新建蓄水池761口,沉沙池1363口,堰渠57.4千米,塘堰整治3座,疏溪固堤13.5千米,干砌石谷坊179座;网围栏2千米,新建沼气池467口,省柴灶393口。
在监管过程中,坚持做到“两先两后”,即:先规划后实施、先培训后施工。把工程质量的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在每一个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心中。实行定领导、定工程、定工期、定奖惩、包质量、包进度的“四定二包”责任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实行一条流域或一处重点工程,一名领导挂帅,一名技术人员驻点指导,一名村干部负责协调的包抓工作机制。严格坚持“五制”,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的单项工程一律公开招标),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质量终身制。同时邀请县计划、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苗木的价格严格执行全县的招标和议标价,县内苗木调运首先到苗圃考察,县外苗木调运严格苗木检疫程序,苗木调运到项目区后,邀请县纪检监察、检察院和所在乡镇的镇村干部及工程监理现场验收。通过严格监管,充分发挥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施工安全。
紫阳县水利局 杨承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