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广昌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发挥大作用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阳春时节,漫步于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梅溪河畔,但见杨柳绽绿,白鹭低回,野鸭戏水……谁能想得到,几年前,梅溪还是条泥沙和生活垃圾淤积的“臭水沟”呢?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使梅溪名副其实了。
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的抚河发源于广昌驿前镇。广昌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常年不懈地抓好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到目前为止,先后治理小流域21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2.77万亩,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面积9.32万亩,植被覆盖率由45.3%提高到60.7%,抚河源头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
广昌县为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1997年,经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60万亩,占县域面积的24.8%,年均土壤侵蚀量达167万吨。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村庄污水就地排放,垃圾随处堆积,导致面源污染严重,对抚河水质的影响日趋明显,也大大降低了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功能。
该县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水环境保护、人居环境整治、河道疏通结合起来,项目实施中,按照“山顶—山脚—村庄—农田—河谷”的顺序,建设“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村庄靓化、生态农业、河道整治”5个区域。生态保护区全面封禁,重建原生植被系统;综合治理区以坡面水系工程为中心,控制水土流失;村庄靓化区治污清脏,普遍推行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及无公害处理,乡乡建起垃圾填埋场;生态农业区利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大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河道整治区清理垃圾,衬砌护坡,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质。
在小流域治理中,广昌因地制宜,模式多样。龙咀小流域石背果园场用的是“山顶水保林戴帽、山坡经果林披腰、园中生产路缠绕、田间渠池塘配套”的方法,将坡面水系工程与雨水集蓄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山头小流域西港治理点、湖坊小流域锡坊治理点则采取乔、灌、草与竹节水平沟、干砌石谷坊、土石塘坝相互配套的办法,从山顶至山脚,层层布设拦蓄工程。
年复一年的治理,使得广昌的小流域面貌一新。现在,旴源小流域减沙率达86%,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62%,生活垃圾控制量达97%,实现了生态良好、环境清洁。该小流域不仅成为当地以白莲、烟叶、泽泻、蜂蜜为龙头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点,还依托小流域内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优势,推出了万亩莲花、旴源探秘、莲俗莲情等旅游项目。
为巩固和扩大小流域治理成果,该县突出发展“莲、烟、药、菌、蔬、果”,建设国家白莲绿色食品原料基地8万亩,省级优质烤烟基地3.3万亩,南丰蜜橘和黄花梨标准化示范基地7万亩。结合“一大四小”造林工程,今年该县将油茶生产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给予扶持,全县油茶种植面积逾万亩。同时,着力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严把企业准入关,已拒绝了投资规模逾10亿元的6个有污染项目进入。努力发展旅游、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去年,全县接待游客达2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80万余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广昌县农业年总产值由29355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0058万元,项目实施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比非实施区平均增长高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