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保护水源涵养生态工作纪实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因山而绿,山因水而美。青山绿水,为人们所向往。
山水相间的怀柔区,总面积的97.1%为首都饮用水源保护区,境内共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水库16座,山泉774处,地表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良好的水环境、充沛的水资源、优美的水景观,不但提升了怀柔区宜居指数、营造了特有的文化氛围,而且带动了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但是,随之而来的水源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为化解这一矛盾,怀柔区水务局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构建“治污四级网络”
污水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然需要有效而完善的体系。此为,怀柔区水务局通过构建治污四级网络,系统地做好这一工作。
“四级网络”,既在城区升级改造怀柔污水处理厂;在镇(乡)政府所在地建设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在农村,特别是人口比较集中的大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或者安装污水处理设备;在旅游景点、餐饮饭店等分散污染点源,大力兴建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从而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四级治污网络。最近两、三年,怀柔区投资近2亿元进行了怀柔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雁栖污水处理中心和渤海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等,并在汤河口、渤海等镇乡政府所在地建污水处理厂9座,在旅游沿线村庄、景点和新农村安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300余套。上述工程,大幅提升了该区的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全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近10万吨,污水处理率近50%。同时,他们利用处理后的中水和雨洪水,在怀河、雁栖河等河流上,营造千亩中水公园、雁栖河阶梯型水面等多处靓丽水景观。
“三道防线”改善环境
全区按照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理念,大力进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近年来,共实施了怀柔水库上游一级保护区生态综合治理、百公里绿色生态谷延伸、京津风沙源治理、生态河道治理和保护、以及废弃矿山治理等工程,每年平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全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年可保水1400万方、减少土壤流失110万吨、减少总磷流失14吨、减少总氮流失70吨、减少COD流失270吨,有效地保护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
有效的维护与监管
对污水治理的一切努力,还需要有效的维护与监管。怀柔区水务局通过加强水政执法力度,严格行政审批,加大排污费征缴力度,有效保护这方水土。
区水务局严格依照水务法规依法行政,创造性地将水政监察与治河相结合,对破坏水务工程、造成水体污染的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行政审批绿色通道”的开通,将审批窗口延伸入村、入社区、入现场,为审批项目提供特快服务。同时,他们还严把行政审批关,加大对新建项目的行政审批力度,要求其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无相应措施的建设项目不得立项、不得开工建设,并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研究和评价,从而确保了本区在治理原有污染的同时未出现一例新的污染。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核算用水指标,实行超计划用水预警机制,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了排污费的征缴力度,实现了排污就收费,超标就罚款。征缴的排污费逐年增加,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
十年风沙源治理
众所周知,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使其饱受北方风沙的侵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作为首都所面临的这一问题早已收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2000年,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以来,怀柔区水务局紧紧围绕“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区”的功能定位,落实“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十年来,北京市怀柔区京津风沙源工程累计完成治理工程投资45672.6万元。其中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27条,治理小流域面积402.5平方公里;完成营林造林79.5万亩,栽植各类树木1991.88万株;完成生态移民1227户、2870口人;完成人工种草4.5万亩,购置饲料机械240台,围栏封育2.75万亩;兴建畜牧养殖暖棚3.18万平米。
通过十年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使怀柔区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增强。林木覆盖率由2000年的69%提高到目前的75.1%,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46.6%提高到目前的53.5%;年可有效蓄洪在940万方以上,年减少土壤流失1.65万方以上,通过节水灌溉工程节水340万方,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由700t/km2·a下降到200t/km2·a,暴雨洪峰径流模数消减75%。良好天气天数上升,全区2009年二级以上达86.8%(317天),居京郊各区县前列。
同时,这一工程有效推动了沟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项目区农民的增收致富。出现了如白河湾旅游休闲区和八宝堂民俗旅游专业村、田源鸡餐饮公司无公害种养基地、银河谷旅游休闲区等一系列的产业,切实加大了农民的多方面收入。
如北京市怀柔区红军庄小流域位于怀柔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隶属怀柔镇,怀沙河流经该流域,流域面积18.22km2,水土流失面积15km2,流域内有红军庄、郭家坞、孟庄、兴隆庄、卧龙岗5个行政村。为有效保护水源,2009年,开始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村内农业大棚、观光果园配套节水灌溉10.2公顷、修建田间生产道路4000m,大力倡导农户使用有机肥料,为村内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据统计,红军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内发展的绿色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达1469 元。
愿景与动力
当然,区水务局为保护这方青山绿水所作的努力还不仅如此,但环境的改善效果已呈现在人们面前。在记者采访中,怀柔区水务局党委书记郑建中热情洋溢地向记者描述了全区生态治理后的美好画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怀柔的水的有利条件,做到出城就有水,有水就有景,有景皆一流”,相信这种愿景是每一个怀柔水务人内心的工作动力,该局党委更是将其作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保护水源、涵养生态的工作中,怀柔区水务局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局党委把解决影响水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转变观念,明确水务工作新理念,把握体制机制创新的核心内容,提出推动水务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区水务局把建设“三大水务”理念,服务京郊经济强区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了新的思想共识,确立了“坚持一个理念,确保四个安全,立足五个围绕”的水务工作新思路。郑建中书记介绍,在连续五年荣获“五好”党委称号后,党委提出,今后继续创建“五好”党委的目标和标准不能变,各项工作要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中提高,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正是在这种高标准与严要求的目标指导下,全区水源保护工作不断向前迈进。
着眼于长远
青山绿水常在。虽然怀柔区水务局在保护水质防治污染,促进经济社会战略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污水治理工作必然要常抓不懈。为此,该区计划从多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做好污水治理工作,确保首都北京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首先要建立水污染立体防控体系。区水务局将与相关部门和镇乡一起,进行科学细致的调研论证,在保护生态涵养水源,促进本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水污染立体防控体系,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管——察——用”一体化。其次,完善治污网络,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全区已经投资完成了怀北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杨宋镇区雨、污水分流工程及雁栖工业开发区污水提升泵站改造工程,并完成了怀柔城区青春路北环岛以南雨污改造工程。再次,加大清洁小流域建设力度。按照不同的区域,怀柔区水务局已划分出怀沙河、怀九河等8条大流域,按照水土保持“三道防线”的理念,逐个流域地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集合各方面的资金、政策、技术、人力,抓好供水、节水、治污、治理垃圾、雨污利用、生态治河、封山育绿等10个关键环节,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最后,进行生态治河。对本区8条主要河流,封河育绿,营造纯自然、原生态的湿地景观和河流水环境。
(北京市水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