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甘肃省静宁县聚合力 探模式 造氛围不断取得水保国策教育工作新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静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静宁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2%。长期以来,该县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走出了“修梯田、集雨水、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的梯田旱作农业综合治理与开发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今年,该县在持续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于3月16日,由省市水土保持局具体指导和主持,在城关、城川和原安3乡(镇)29所小学启动实施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进学校活动,并在城关教育办东关小学成功举行了启动仪式,为试点学校授了牌。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试点工作总体进展良好。其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多方联动,在集聚试点合力上下功夫。学校水土保持教育对静宁县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对试点学校来讲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搞好试点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教育、水保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水土保持成员单位和试点乡镇教育办主任、副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试点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教育办主任负总责、副主任具体主抓落实。县水保部门发挥行业优势,会同教育部门联合组成了3支水土保持培训队伍,从去年11月份开始,对试点学校校长、辅导员、骨干教师进行了业务培训,全县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280多人次。教育部门根据实际,制定了《水土保持教育进学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水土保持的教学任务、课时安排、教材教法等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各试点学校普遍高度重视,将水土保持知识纳入年度教学计划,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至少安排8个课时,专门讲解水土保持知识和简单的生态修复技术,并渗透到科学、品德、语文等科目教学中。从下学年开始,试点范围扩大到梯田建设任务较大的中北部十乡镇102所小学,将水土保持国策宣传纳入四年级教学计划,课本循环使用。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静宁县水土保持进校园试点工作逐步迈入正轨。
    二、注重创新方法,在探索试点模式上下功夫。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各试点学校根据学科特点,不断创新方式,探索教学路子。一是开展分类式教学。学校根据年级的高低不同,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层次、有侧重的开展教学。四年级以水土资源和水土流失的特点为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土保持是什么;五年级以水土流失的类型、成因为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土保持为什么;六年级在学习以上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相关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以及甘肃省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初步掌握一些生态修复的技术知识。二是开展渗透式教学。试点教师根据学科内容,普遍制定了各自的学科与水土保持教学内容渗透明细表,同语文、科学、劳动、美术等学科内容进行变通融合,既丰富了授课内容,又进行了水保教育,让学生除了水保课之外,在其他课上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水土保持知识的熏陶。三是开展实验式教学。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水土保持知识和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借助学校远程教育平台,制作水保知识实验光盘,进行多媒体播放,同时,拟制作各类实验教具,在水保课堂通过老师为学生进行比较和演示,让学生更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
    三、注重丰富载体,在确保教学效果上下功夫。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试点学校普遍组织开展了一些专题活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一是开展“每天见水保”和“美化校园”活动。试点学校将每天的课外活动定为水保大行动时间,组织全体学生,分类回收校园内外废纸、饮料瓶等。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塑造行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美化植树6000多株,布置绿色小板报,创建整洁、文明、美观、舒适的育人环境,在“处处是水保”的氛围中,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二是争做“家庭水保小主人”活动。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两盆或更多的绿色植物,在父母的指导下管理,并在水保实验课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观赏评比,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三是开展“小水保宣传员”活动。组织学生走向街头、社区、农村开展水土流失知识宣传,努力形成“小手拉大手、学生拉家长、学校拉家庭”的宣传格局。四是开展水保在行动和春季植树造林活动。试点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的西岭公园、九龙山等水土保持示范园、综合治理示范点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参观,老师现场讲解水土流失基本知识和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和水平梯田、育林台、鱼鳞坑的作用,亲自捡收生活垃圾和开挖鱼鳞坑,植树等,通过学生自身实践,从感性到理性,加深了对水土保持的理解和认识。
    四、注重宣传引导,在营造试点氛围上下功夫。为提高全社会防治水土流失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增强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的自觉性,借力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刷写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水保宣传氛围。一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主题宣传。在3月1日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之期,积极组织开展街头水土保持法宣传咨询活动,在县城文化城门口设立宣传咨询点,并悬挂宣传条幅,向群众散发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保知识宣传单,现场解答有关问题等,共计接待咨询群众100余人次,制作移动宣传牌4面,悬挂横幅18条,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在文化城文化长廊制作成果展示牌1面。二是以媒体为平台,广泛开展宣传。在全国“两会”前期,中央电视台记者对静县梯田建设及产业开发进行了专访,并在2月21日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县电视台录制了《新水土保持法》,在3月1至7日晚间新闻过后进行滚动播放3分钟以上。三是以开发建设企业和梯田建设项目区为主阵地,进行现场宣传。全县共计悬挂横幅40余条,制作移动宣传牌60余面,在公路沿线刷写墙体标语80余条,为企业主发放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汇编70余本,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通过以上措施,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为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静宁县水保局供稿、省水保局组宣科编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