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甘肃省通渭县创新机制 群策群力 打造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精品示范工程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903.40平方公里,累计治理面积1194.32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民委员会、10个社区,常住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万人。总耕地面积232.2万亩,其中梯田面积104.87万亩,农民人均2.2亩。海拔1410—2521米,年均气温7.7℃,无霜期120—160天,年降水量380㎜左右,年蒸发量1500㎜以上。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资源严重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近年来,通渭水土保持工作立足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基础条件差的实际,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做出了“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路子不动摇”的部署,把梯田建设、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精品流域,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省市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兴修梯田的积极性。去年,静宁县被确定为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加上省上实施新增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的难得机遇,共争取投入项目资金247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72万元,修建梯田5.96万亩。
    通渭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总投资1868.7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0万元、省级配套200万元、群众自筹668.74万元,涉及马营、平襄2个镇、10个行政村,规划治理面积17.88平方公里,其中新修梯田2万亩,人工造林3890亩,人工种草2923亩,建设沟道谷坊250座,配套农路69.8公里、排水沟30公里,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计划任务。通过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2009年的46%提高到建设期末的76%,农民人均梯田面积由2.7亩增加到4.7亩,林草覆盖率由15.1%增加到22.8%,新增措施减少土壤流失量8.68万吨、减沙效率达26.4%,新增措施保水能力21.7万立米、蓄水效率达49.8%,土壤侵蚀量由32.82万吨下降到24.14万吨、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500t/km2•a下降到4046t/km2•a。其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领导,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项目确定后,省、市业务部门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定思路、定任务、定目标,通渭县主要领导对该项目高度重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通渭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等工作。项目区各乡镇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治理成果管护等工作。全面实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即行政领导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业务部门包规划、包质量、包软件、包验收的,确保了责任到干部、工作到农户、面积到地块。
    (二)抓群众发动,为项目建设打好基础。在项目建设初期,按照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就全面建立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保障机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村民理事会议,运用“一事一议”的办法,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区面积、质量标准、筹资筹劳、优惠政策、后续产业开发等事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及时向农户发放《通渭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设通知书》,让群众及早做好作物倒茬安排,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抓统筹规划,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在项目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对位配置各类治理措施。打破地界、村界、组界,逐点逐块落实,做到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技术指导全程到位、工程质量一次到位,注重“五个结合”:即梯田建设与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产业开发、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考虑当地产业优势和地形地貌特点,突出发展主题,以效益为先,山、水、田、林、路、村统筹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标尺,保证了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抓机制创新,为项目建设提供动力。组建由县、乡、村三级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和质量验收小组,并通过召开群众会议,调整、充实了群众信得过的村、组干部,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引领作用、组干部的带动作用和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各建设村村民小组组长、群众代表等组成村民理事会,从发动群众、合理规划、机械调配、签订协议、组织施工、质量验收、筹资筹劳、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全程跟踪监督,及时解决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纠纷和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
    (五)抓工程质量,为项目建设指出目标。在项目实施中,始终把工程质量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严格落实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和严要求的“四高一严”建设程序,做到技术骨干现场指导,村民理事会成员认真负责,群众广泛监督,从工程数量、质量、措施配套、规划落实、组织领导、创新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管,确保措施一步到位,质量一次达标。马营镇长川流域示范点由于标准高、质量好,受到水利部刘宁副部长和省、市各部门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
    (六)抓资金筹措,为项目建设提供保障。在加大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由村民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的办法,组织群众积极开展筹资筹劳。由于国家补助标准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修梯田的积极性,在工程建设高潮期,面对项目资金尚未下达的实际,广大农户通过自筹、贷款等形式,毛面积每亩抽措100元起动资金,并认真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人赴疆拾花两个月,全家当年实现梯田化”的号召,积极筹劳筹资,有效解决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实际困难。全流域仅项目实施期间,自主筹资达250多万元。
    (七)抓项目整合,为项目建设增强后劲。按照“梯田修到哪里、道路通到哪里、精品流域治理到哪里、全膜玉米和马铃薯种植示范点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以打造精品流域、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围绕坡改梯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梯田+地膜覆盖”和“梯田+水窖+大棚+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将各类项目组装配套,进行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结合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在项目区进行危旧房改造190座,修建暖棚圈舍141座;结合畜草产业开发项目,发展养牛户320户,引进良种牛1776头,修建青贮池91眼,投放青贮袋1320个;结合能源建设项目,在项目区内共建沼气池220眼;发放太阳灶350台;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380人(次)、劳务技能培训420人(次),输转富余劳动力360人;种植马铃薯5000亩、全膜玉米16000亩、中药材600亩、红豆草2000亩;新建万吨马铃薯良种贮藏交易市场1处。项目区先后整合畜牧、扶贫、农业等各类项目资金1192万元,不仅有效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也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渭县水保局供稿、甘肃省水保局组宣科编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