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江西上犹实施农发水保项目治理成效明显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十一五”期间,江西省上犹县科学实施农发水保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五年完成总投资2543.2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25万元,地方配套412.5万元,群众自筹1305.75万元。综合治理了黄塘、南村、油岭、麻田等12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1880亩。通过综合治理,项目区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效:
    一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项目区蓄水保土能力明显增强,水土流失治理度66%,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0.8%提高到现在的70.8%,年保土69.02万t,年保水6127万m3,减沙效率达67%。由于控制了沉沙下泄,增强了蓄水保土能力,断流多年的泉水又重新涌现,多年来困扰群众的塘库、水渠淤积及沙压农田等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山地林相单一结构得到了根本性改变,增加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许多野生动物从新得以繁衍。
    二夯实了农业基础,提高了生产能力。注重以民生水保的理念引领实践,着力解决涉及民生的水保问题。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群众脱贫致富这两大目标,切实解决项目区群众对粮食增收的需要,遵循群众意愿,适宜种什么就种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优化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因地制宜地种植了水保林草,因害设防地修筑了各类小型蓄排工程,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
    三调整了产业结构,突出了特色产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出经果林开发、坡面水系建设和种草三大建设重点,积极构建“一流域一品”的经济格局,南门、麻田小流域以发展脐橙产业为主,彭洞、丁坑小流域重点抓好油茶产业为主,油岭小流域重点抓好油茶、茶叶产业为主,并采取大户治理、“四荒”拍卖、股份合作、民营办水保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
    四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群众受益率。项目区内粮食产量由原来的4255.3万t提升到4696.9万t,经济林果产量由原来的406.95万kg增加到3011.4万kg,总产值也由24901万元提高到40089万元。
    江西省上犹县水土保持局   张达庆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