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水土资源 努力共建生态资阳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3月1日,是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正式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日。新《水土保持法》的颁布实施 ,是水土保持事业法制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了更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对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资阳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认真贯彻《水土保持法》,大力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治理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治理小流域33个,建成三贤文化公园等城市水保生态环境园区50余个,全市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58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343.44平方公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资阳市还面临水土流失面积大、公众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律观念比较淡薄、水土保持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可以说,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当前,资阳市水土保持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以深入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新《水土保持法》为主线,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为根本目标,全面做好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等各项工作,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要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依法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防治水土流失投入力度,充分发动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坡耕地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力争将资阳市创建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执法监督,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强化对违法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要充分发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水保搭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协作机制,推动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各有关行业、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新《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和主动参与水土保持的良好局面。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全社会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让我们携起手来,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努力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为建设生态文明资阳做出新的贡献!
四川省资阳市人民政府、市水土保持委员会 何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