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福建龙岩市2013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呈现“三多三少”好现象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截止10月底,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8.79万亩,占省下达任务57.32万亩的120%。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呈现“三多三少”好现象。“三多”:一是强化治理面积增多。已落实措施面积中采取造林种草、大面积施肥改造等强化治理措施面积占61%,比往年增加一倍多。长汀、连城、永定等水土流失治理区的林草措施长势较好,大部分区域当年可覆盖地表。二是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绿色经济相结合的项目增多。水土流失区新植油茶、无患子、蓝莓、金银花、黄栀子、脐橙等经济作物2.2万亩。同时积极探索在低效林地和茶果园水土流失区进行套种巴戟天、金线莲、互叶白千层、黄花菜、草珊瑚、菊花、山樱花等经济作物,发展林下经济。三是各种类型的示范点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又新增矿山整治、林地水土流失治理、新植经济林、低效茶果园改造、崩岗治理、生态护岸等各类示范片38个,总面积3.26万亩。“三少”:一是挂牌督办点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目前,全市170片、77万亩重点区域中,已有44.7万亩落实治理措施,其中有明显成效面积达13.5万亩,一批挂牌督办点已由红变绿,如长汀稀土矿区、上杭紫金山矿区肚子坑、永定国产实业振东石灰矿弃土场、连城林坊火烧迹地等。二是水土流失违法案件减少。今年以来全市水土流失违法案件23件,比去年同期37件减少14件。三是针叶林比例减少。今年全市水保系统补植阔叶林达553万株,林业部门也在公路沿线一重山大量补植大苗阔叶林,形成针阔混交,针叶林比例明显减少,林分结构有所改善。
    龙岩市水保办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