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长汀经验”+“福州创新”在黄土高坡落地生根 定西惊现“福州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8-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定西人赞“福州林”
定西市林业局长张亚勤:
这是我们定西造林质量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生态林。“福州林”建设,让我们深受鼓舞,也为我们加快定西生态建设增添了信心。
定西市安定区贫困户李锋:
造林不仅给我带来了直接收入,也给家乡面貌带来了巨大改变,山变绿了,空气清新了,这真是一项富民工程。
荒山秃岭上长出“福州林”
初秋时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定西市安定区,一些阔叶树的叶子开始发黄。但在凤翔镇中川村张家湾社,远近10多个山头,都被层层新绿环绕。阳光下,云杉、油松、樟子松等长势喜人。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满目青翠,让人宛若置身江南。
这里是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林)项目所在地。这个福建省与甘肃省、福州市与定西市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生态扶贫工程,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二期扩建等共6000多亩造林任务,福州市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福州林”。
日前,定西“福州林”一期项目通过市级复查验收,苗木平均保存率、当年抽高等指标位居定西市第一,在甘肃省名列前茅。其中,苗木平均保存率达99.5%。在福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99.5%,在十年九旱、土地贫瘠的安定区山头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报采访小分队近日远赴定西,一探究竟。
“福州创新”
攻克造林难题
张家湾社位于安定区城郊。从城区出发,车行10多分钟,由热闹的城镇,拐进盘旋的山道,车窗外立刻黄土飞扬起来。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这里的山头属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经过几百年冲刷,基本没有腐殖质层,土壤营养成分基本为零,因此,往年的造林效果并不理想。
为种好“福州林”,去年3月起,福州市向定西市派出了多批专家和技术人员。摆在福州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土壤贫瘠。
土壤缺肥,就先人工增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张国防告诉记者:“我们在树坑中,加入经过处理的对环境没有污染的有机肥作为基肥。这种缓效肥,养分是慢慢释放的,能满足苗木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生长需求。同时,在树苗根部添加生根剂,加速根的生长,根扎得深了,枝叶才能繁茂。”
第二道难题,是缺水。“当地一年蒸发量有1600毫米,降水量才不到400毫米,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一要选择耐旱树种,二要在造林时添加保水剂,三要建设水利设施。”福州市挂职干部、定西市林业局党组成员林宇介绍,“福州林”一期项目配建了高位水池,铺设了总长30余万米的滴灌管道,二期和二期扩建工程也都配建了高位水池和临时水池。这些水利设施,在高温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呵护漫山幼苗安然度夏。
破解了这两道难题,还远远不够。植树造林的终极难题,是恢复生态功能。张国防说,有些地方种树,“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这是因为树种单调,水土保持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从顶层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前期规划设计时,我们尤其注重树种的多样性,改善林分结构,层层截留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注重生物多样性建设和生态功能提升。比如,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及林下套种豆科等固氮植物的模式,让林地凋落物变多,促进微生物繁殖及凋落物分解,让土壤逐渐起到自肥作用。”张国防说,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来造林,在当地还是头一遭。
不仅如此,“福州林”选什么苗木,树根带多大的土球,株行距要达到多少,树坑要挖多宽多深等,这些细节全都有讲究。造林期间,福州团队的专家、技术人员全都扎在山头,参与技术指导和环节监督,发现不合格的,要求施工队立即返工。
精细施肥,滴灌养护,机械挖穴种植,顶层生态设计……“没想到,树还可以这样种。”定西市林业局副局长刘赋声说,福州团队带来的这些创新技术和理念,不仅颠覆了他们的思想,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往年,我们自己种云杉,差不多一年长5厘米,在‘福州林’,云杉一年抽高20厘米以上”。
定西市林业局局长张亚勤表示:“这是我们定西造林质量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生态林。‘福州林’建设,让我们深受鼓舞,也为我们加快定西生态建设增添了信心。”
“长汀经验”
引领生态脱贫
早在“福州林”项目启动之初,福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亲自谋划并倡导的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验,运用到定西去。
“我认为,‘长汀经验’的核心是生态扶贫。生态与扶贫是密不可分的,让老百姓富起来,生态建设才能可持续。”曾在长汀挂职的张国防深有感触地说,“在生态治理的同时,要注重产业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林下经济,如‘林果、林花、林旅、林粮、林蜂、林草(畜)、林禽、林药、林菌’相结合,以‘短期经济效益’养‘长期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效益,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福州林”项目中,生态与扶贫、植树造林与产业带动,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最近,“福州林”苗木周边套种的蚕豆进入了丰收季,剥开鼓鼓囊囊的豆荚,里面的豆子十分饱满。其他套种的藜麦、胡麻等作物已进入收获的尾声。
“不仅苗木长得好,套种的作物也长得不错。这说明林下经济的短期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张国防介绍,“福州林”一期从试验角度出发,共设计了8种造林模式、27个试验小区;二期在总结一期经验基础上,从示范角度出发,种植了7种模式17个示范小区,特别增加了林下套种经济作物、经济林果树的比重。未来,计划通过“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模式,推动当地养蜂、菌草、林果经济等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推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与此同时,“福州林”建设,已带动当地一批贫困户实现增收。
凤翔镇李家岔村的李锋,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直靠种地为生。家里的40亩山地,只能种土豆、玉米,收成好不好,还得看天气。李锋和弟弟一年忙到头,只能维持一家五口的温饱,收入始终上不去。
今年初,李锋家的40亩山地被列入“福州林”二期用地,退耕还林后,今年可获得退耕补贴2万元。李锋当上了生态护林员,每年收入7200元左右。弟弟也从农活中脱身,外出打工了。村干部帮李锋家算了笔账,全家各种收入加起来,今年差不多能有4万元。离脱贫的日子更近了,李锋的心里既喜悦又感激:“造林不仅给我带来了直接收入,也给家乡面貌带来了巨大改变,山变绿了,空气清新了,这真是一项富民工程。”
像李锋这样的受益贫困户还有很多。定西市林业局副局长刘赋声介绍,“福州林”建设已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147人参加务工,累计劳务收入7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0多元;有9户贫困户参与育苗,平均每户收入3000多元;还有650多亩贫困户所有的田地实现退耕还林,今年平均每户获得政策性补助1500元。
这是一片孕育绿色致富梦想的“生态林”,更是一片见证福州与定西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友谊林”。
明年,定西“福州林”将启动三期5000亩建设。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示范、科研、生态文明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万亩森林公园即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福州日报 2018年8月2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