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贵州盘州市写好脱贫攻坚“水保篇” 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9-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三变”改革发源地——娘娘山农业示范园
站在贵州省娘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登高远望,处处生机勃勃,一派山水相依、生态良好、风光秀美的景象。这一切,都得益于盘州市依托生态农业观光园,大力开展普古乡舍烹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盘州市将小流域规划设计与娘娘山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在坡耕地、荒山荒坡种植刺梨、蓝莓和马尾松等水保植物,由农户入股到合作社,实现土地资源变成合作社资产。将项目资金作为农户股金,按土地面积计算入股合作社资金,由合作社经营管理,农户成为股东,参与经营分红,提高治理的积极性。盘活了农村水土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凸显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经过山、水、林、田、路、草的综合治理,基本形成“山上实施封禁治理,山间布置水保林,山下发展经果林”的立体生态模式,并建成蓄水池、机耕道、排洪沟等水利基础设施,为园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项目区内,刺梨长势良好,蓝莓成熟,瓜果香甜,老百姓正在为采摘蓝莓、猕猴桃、刺梨而忙碌,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原来这里是偏远山区,土地贫瘠,生活条件极差,家庭收入基本靠外出打工,现在发展生态农业,土地入股合作社,还可以在家边就近务工,一天可挣七八十元,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卖点自产水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生活过得好着呢。”一位村民说。
普古乡舍烹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已让2600人受益,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治理项目投资虽小,但能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园区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互为补充,治理成效明显。林草覆盖率由71.7%提高到83.7%,年增加蓄水量11.6万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面积6.56平方公里。助推娘娘山生态农业观光园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全省“五个一百”工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据悉,自2003年以来,盘州市累计治理保田镇上保田、竹海镇大槽子、普田乡雁子等26条小流域,治理面积277平方公里。据卫星遥感数据显示,18年来,全市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750.83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力加速了盘州市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进程。
(中国水利报 2018年9月4日 第06版 □本报通讯员 吕文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