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寿宁县水保“治山”探索生态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9-08-2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位于闽东赛江上游,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年降雨量达1500至2300毫米。强降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其表层红黄壤干时坚硬,湿时粘韧,保水性能弱。每逢暴雨,山上激流夹带泥土、沙石横冲直撞,冲毁田园、淹没农地。
1986年,寿宁县被国家列入南方6省12县“以工代赈”治理水土流失受援县。2012年,水土流失卫星遥感数据表明,寿宁县水土流失面积仍有180.16平方公里,被列为福建省22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Ⅱ类)重点县。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寿宁县制定《“以工代赈”治理水土流失规划》,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将全县分为三个水土保持区,分期分批实施治理,对轻度、中度、强度流失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治理采取长、中、短相结合的办法,长期治理以造林为主,中期治理以种植茶树、果树为主,短期治理则在园内套种黄花菜、地瓜、马铃薯、绿豆等,取得一定的成效。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从2012年开始,寿宁县按照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分年实施的战略部署,科学运用多种治理手段,治坡与治水同步进行,治理与开发利用并举,走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相互协调、同步发展的路子。对农业开垦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则采取“村集体提供山权+公司+联户承包”、“责任人+业主”、“公司+农户联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模式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此外,印发《寿宁县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防治水土流失的单位和工作职责。第一期综合治理了西溪、花岭、蟾溪、儒冬地、际底5条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5平方公里。第二期重点治理溪底、九岭溪、霖峰、斜滩溪4条小流域,治理面积32平方公里。
经过多年的综合治理,昔日“螃蟹落汤穿红袍”的山头不见了,一片连着一片的“流失斑”也消失了,取而代之是茂密的树林和果园。201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8%。
(福建省水利厅水保科技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