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化:国家水土保持工程“以奖代补”三年试点落地见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0-10-1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石壁镇溪背村油茶林坡改梯治理效果
水茜镇水茜村连海窠水保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实施效果
石壁镇大路村阔叶化改造补植水保林现场图
宁化县是全国18个、全省2个国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之一,共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3000万元。试点实施以来,宁化县从落实产业优、生态美和百姓富三个层面,开展“三个探索”(即探索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相结合),坚持“三个到位”(即政策落实到位、程序简化到位、服务保障到位),截至目前,3年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61万亩,试点示范成效初显。
一是助力产业兴旺。通过坡改梯(茶果林改造)1.44万亩,配套建设机耕道50128米、截排水沟23763米、蓄水池78口,有效解决了茶果园水土流失问题,建成油茶产业基地13个1.15万亩、脐橙和黄花梨特色果园4个0.23万亩、生态茶园3个0.06万亩,为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二是助推乡村振兴。在集镇村庄周边沿路沿河建设水保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和水保生态园,加快生态文明和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新建水茜镇水茜村、曹坊镇坪上村、安远镇岩前村、安乐镇赖畲村、方田乡南城村和济村乡长坊村等6条水保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生态护岸6803米、步道1859米、汀步坝4座,河岸绿化2238米,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河畅、水清、岸绿、安全、生态”的美好人居生活环境。
三是调动社会参与。引导3家大户、4个专业合作社、13家农业企业和37个村组集体等多元主体参与试点项目建设。带动项目区群众500余人通过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累计撬动1700多万元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我县水土流失治理资金缺口问题。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封禁治理13.17万亩,阔叶化改造补植水保林0.41万亩,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的良好效益。
(福建省水利厅水保科技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