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托溪乡: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让夕日“红河谷”换新颜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1-03-0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宁德市托溪乡位于寿宁县西北部。境内白鹤仙岩拥有千亩野生杜鹃,海拔1626米的黄仙岩顶素有“仙岩插天”美誉,其山巅上有500多公顷天然牧场,还有如画的江山村和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圈石村等十大胜景。而将这些胜景串在一起的是一条流经境内大部分村庄的美丽溪流--鹤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托溪乡的“寿宁红”石板材开发,成为了经济并不富裕的托溪乡重要的经济支柱,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美丽的鹤溪变成“红河谷”。
“红河谷”
治理后的鹤溪
经济发展不能以透支环境为代价。近年来,当地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研究讨论托溪板材整治问题,一致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唯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即将各石板材厂拆除,将矿山关闭。当地群众鹤溪的生态环境治理非常认同,在群众的支持下,托溪境内四处矿山已依法关停,加工企业也全部关停。
托溪乡先后争取水土保持重点县、重点乡镇等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认真践行“生态兴则文明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五年多的水土流失治理综合治理、水系治理,从源头上控制住了人为水土流失,托溪乡鹤溪流域重焕清澈容颜,重现清粼粼的河水。
(福建省水利厅水保科技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