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山东济宁:以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1-0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济宁市地处鲁西南腹地,是山东省水土流水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历年来,济宁市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该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依法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见成效。12月22日,该市的泗水县被评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邹城市五康轩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评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加之2014年命名的泗水县万紫千红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该市水土保持领域已获3块“国字号”招牌。这是该市多年来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示范创建的结果。

  一是全面加强水土保持依法监管。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依法严格防控生产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通过加强水土保持监管体系、制度建设,全市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成效大为提升,2019年以来,全市集中开展了5批次的违法违规遥感监管项目查处,按照省水利厅规定的整改要求,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特别是通过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对2011年以来各级各类生产建设项目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大排查大整改,解决了多年积累的历史遗留、疑难问题,维护了水土保持法律尊严,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该市的经验做法最近被山东省水利厅进行了通报表扬。

  二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科学治理。该市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举措,采取“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建管体制和“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资金筹措方式,探索形成山丘区连片治理、小流域“生态+”治理、扶持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等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济宁模式”。全市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644.7 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实现了治理区山绿、水清、村美、民富。2021年7月15日、8月10日,人民网分别以《生态清洁小流域“绣”出美丽乡村》《小流域建设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为标题,对该市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效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是注重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该市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示范创建工作,根据水利部有关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创建要求,早动员、早部署,并将示范创建工作纳入全市水务深化改革事项之一着力推进,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心,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严格督导、大力扶持,全力推进。通过市县上下联动,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示范创建工作初见成效。

  四是严格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考评。市城乡水务局严格落实《济宁市水土保持规划(2018-2030)》,每年细化分解任务目标,将任务目标下达到各县市区,坚持周调度、月督导、年考核,强力推进实施,确保了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实现。该市2016-2020年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被山东省水利厅评估为“优秀”档次。

  济宁市将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科技示范园为契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持续巩固示范创建成效,积极总结推广示范创建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创建更多的水土保持“国字号”示范在该市落地落实,为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推动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济宁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水土保持技术科)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