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20年“长治”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凉山彝族自治州小流域综合治理

    (本报记者 陈锐)山绿了,水清了,农民生活富裕了,当地群众祖祖辈辈对秀美山川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变为现实——这就是“长治”工程实施20年来项目区的喜人变迁。
    1988年,为治理长江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确保下游长治久安,国务院将长江上游列为全国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1989年启动实施“长治”工程以来,投资不断增加,受益范围不断扩大,在长江上中游10个省(直辖市)近200个县(市、区)累计治理小流域5000余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坡地变良田,千万群众温饱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20年的“长治”工程建设就是一次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成功实践。长江上游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群众生产生活十分艰难。“长治”工程针对这一特点,明确提出了人均1亩基本农田的奋斗目标,并在工程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与民生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展了以坡改梯和经果林为重点,坡面水系、田间道路、清洁能源相配套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央补助资金重点投向了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措施注重与改善山丘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20年来,“长治”工程共实施坡改梯1062万亩,建蓄水池41万口、沉沙凼540万个、排灌沟渠11.5万公里,整修塘堰3.1万座,修建乡、村及田间生产道路1.2万公里。过去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了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当家田,农民人均1亩基本农田的目标基本实现,粮食总产量比治理前增加了30%,农业人均产粮由治理前的376公斤增至530公斤,累计增产粮食59亿公斤,1000多万群众的温饱问题有效解决。


    产业大发展,人均年纯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一半


    山丘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对增收致富的期盼就更为热切。但是,长江上游地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附加值低是不争的事实,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全面小康的制约瓶颈。“长治”工程始终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作为重要目标,以开发性治理为主导,大力发展林、果、畜等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路,实现了国家得“被子”和群众得“票子”的双赢。20年来,治理区累计种植经果林1619万亩,栽植地埂经济植物8万余公里,项目区人均经果林面积比治理前增加了3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50%。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的石榴、蚕桑、甘蔗、烤烟、蔬菜,嘉陵江中下游的龙柚、黄花梨,三峡库区的柑橘、茶叶,陇南陕南的苹果、花椒、杜仲、银杏等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相继建成,带动了当地加工、储运等相关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水保产业链,群众持续增收能力显著增强。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该州通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发展烤烟、蚕桑、石榴等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9年的450元提高到2008年的4400元,增长了近10倍,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


    人居环境显著改善,2000个村成为新农村试点和小康示范村


    近年,“长治”工程为顺应山丘区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期盼,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面源污染防治,综合配置工程、植物、农业措施,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人居环境改善、垃圾污水处理、景观设计、绿化美化统筹考虑,显著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近2000个村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迈入新农村试点和小康示范村的行列,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
    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一直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长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建设近20年来,坚持站点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成功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264起,撤离和转移群众3.8万人,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功预报了甘肃文县关家沟泥石流,挽救了200多人的生命,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贡献。


    生态环境大为改观,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


    “长治”工程始终坚持防治结合,一方面依法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有效控制了人为新增水土流失,流域内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一方面,大力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1994年三峡工程开工建设后,国家和地方更加重视长江上游特别是三峡库区的水土保持工作。进入新世纪,长江上中游的生态修复工作深入推进,实施封禁治理5006万亩。2006年,长江流域首个利用外资治理水土流失的项目——云贵鄂渝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在长江上中游开工建设。2007年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启动实施。
    经过20年的持续努力,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以年均1%的速度递减,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治理前的58%下降到39%,南水北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金沙江下游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四大片”有林地面积增加40%,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0%。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53万平方公里,首次实现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变。如今,长江流域宛如绿色长廊,昔日恶化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20载持之以恒,“长治”工程成效卓著,深得人心,被老百姓誉为“德政工程”“致富工程”“民心工程”,成为了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品牌工程,树立起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不朽丰碑,谱写了新中国长江治理与开发的宏伟篇章,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