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十一五”工作总结和近期水土保持科技工作重点方向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曹文洪主任
(2011年11月6日 四川绵阳)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从2007年4月开始筹备,2008年6月得到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并于2008年11月依托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三年来,在水利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的关怀下,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及各委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重点在科学研究、配合业务主管部门水土保持中心工作、提供科技服务及交流协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较短时间内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工作总结
(一)搭建平台,立足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作为由行政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69家单位组成的科研、管理和生产为一体的学术团体,涵盖了全国水土保持领域主要科技资源,凝聚了主要科技力量的委员会始终将科学研究作为首要任务。自成立以来,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委专项研究等多种渠道,积极参与项目建议与申报,承担或参与97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各类全国性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相继开展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迅速,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相继开展了国家973计划“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和“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和“松嫩-三江平原粮食核心产区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水蚀地区坡面水土流失阻控技术研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测算共性技术研究”、“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环境效应分析研究”等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以及教育部科研创新团队“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系统中水土迁移机制及其调控原理”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研究区域涉及了科考的七大片区,研究成果有效地提升了水土保持科技水平,提高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水平和防治速度,为国家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这些项目的实施还不断完善了水土保持科技队伍体系,逐渐壮大了科技力量。
“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构建了全国土壤侵蚀环境基础数据库框架和水土保持数据共享平台,在坡面土壤侵蚀机理、流域侵蚀产沙机制、区域水土流失过程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其中,土壤侵蚀过程研究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在世界同行产生了积极影响;土壤侵蚀因子和模型研究的阶段成果被水利部作为第一次水利普查细则编写的主要依据。“西南喀斯特山地石漠化与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获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石漠化)发生机制、过程与速率、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水分-养分循环过程与制约机制、喀斯特地区植物适生机制和群落配置原理”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 在坡面降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新时期生态、节水、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淤地坝规划、设计与建造理论与技术体系方面有新突破,筛选与开发出土壤强化入渗、产流及抑蒸型新材料以及相关应用技术,明确了同类地区小流域恢复目标构建了延河流域分布的主要自然群落构成种的分布预测模型, 预测了潜在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长江上游坡耕地整治与高效生态农业关键技术试验示范” 在坡耕地细沟侵蚀发生的临界坡长、紫色土生产力维持的临界土层厚度、坡地农业路沟池优化配置、高产优质品种选育和高效作物种植模式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形成了控制细沟侵蚀发生的坡耕地微地形改造技术、坡耕地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调控降水径流和缓解季节性干旱的路沟池配套的坡面水系改造技术、坡地高产作物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减控技术体系等代表性成果。“红壤退化的阻控和定向修复与高效优质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在红壤水土流失、酸化阻控与修复、退化红壤肥力重建、崩岗侵蚀治理与马尾松林林下植被快速恢复等方面有新的突破,集成研发了红壤区水土流失与土壤退化阻控关键支撑技术体系。“松嫩-三江平原粮食核心产区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展顺利,圆满完成阶段目标,集成了东北黑土区粮食增产的关键技术体系。“水蚀地区坡面水土流失阻控技术研究”确定了南方红壤坡地侵蚀性降雨临界指标与简易算式、修订与定值南方红壤坡地土壤可蚀性因子算式,明晰全国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建立了典型水蚀区坡面水蚀预报模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测算共性技术研究”初步提出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分类体系,初步构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测算模型框架与厘定了关键参数。“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环境效应分析研究”等其他项目顺利实施,取得丰富的重要研究成果。
二是积极开展国家“十二五”水土保持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
委员会积极开展“十二五”水土保持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编写项目建议书,其中“水土保持对江河泥沙演变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等多项重大项目建议已多次征求意见,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并进入储备项目库。另外,还提交了“不同水蚀类型区监测与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和“不同侵蚀类型区水土流失快速观测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和“十二五”建设需求建议书。
(二)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认真配合水土保持中心工作
一是积极参与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顶层设计与项目申报
在2009年度水利部公益性专项的立项过程中,委员会密切配合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认真开展了有关水土保持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顶层设计工作,草拟了以“典型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为主题的一系列研究项目,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汇总完成了该年度公益性专项中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议书和实施方案。2010年申报立项的水利部公益科研专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测算共性技术研究》。
二是认真完成水利科技推广项目的顶层设计
2010年,委员会配合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和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认真开展水土保持领域的科技推广项目的顶层设计,提交了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的技术需求与成果推广建议,并对2011-2013年水土保持领域科技推广计划项目进行科学规划。
三是参与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创建工作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是全国水土保持科研与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科技领先性、社会示范性的科技示范样板。现在水利部已命名了67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其中,中科院野外台站约占1/3,水利系统约占2/3),为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委员会先后配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开展了第二、第三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评审工作,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命名的25个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中期评估工作,草拟了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的中期评估方案和运行管理办法草案。
四是参加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前期工作
在即将开展的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活动中,委员会积极配合水土保持司,参与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等考评标准和《关于开展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创建活动的通知》的修订,组织召开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目前,成立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评估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水利部水土保持司的领导下,将组织专家对省级推荐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进行评估。
(三)紧密围绕生产建设单位需求,大力开展科技服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建立了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网
通过对网站(http://www.cswr.org.cn)的及时维护,不断更新网站内容,建设和完善网站板块结构与服务功能,打造了我国水土保持科技领域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平台,促进水土保持领域管理、科研、生产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网的交流窗口、互动平台的功能。
二是加强与地方合作,扩大科技示范辐射作用
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积极与地方合作,以科研试验区为中心向周围区域辐射,逐步推广科学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水土保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培训了一批基层科技人员,促进了区域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四)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学术交流,发挥纽带桥梁的协调作用
一是举办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年会
委员会分别于2008年11月21日、2009年9月21日、2010年10月15日召开成立大会、2009和2010年年会。来自全国水土保持领域管理、科研、教学和生产各条战线的60余家单位或部门的80余名名领导与专家参加会议。20多家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代表分别就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的新特点、新发现和新认知,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问题与新现象进行交流,并针对水土保持科技协作提出了众多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欧洲水土保持协会协调员、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安东•爱默生先生和地中海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罗蒙•费罗杰先生,分别就欧洲水土保持的相关立法与科研状况,欧洲地中海沿岸地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对策及科研合作机制做了精彩报告;国家973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多位首席科学家介绍项目的研究特色、技术创新与阶段成果。会议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加深了我国水土保持领域各单位间的此了解和认识,展示了各单位在水土保持科研领域的实力和特色,很好地发挥了平台与窗口作用。
二是协助举办“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保护高层论坛”
2010年1月27日,委员会协助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举办“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保护高层论坛”。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中国科学院袁道先院士、王光谦院士,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的40余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做了重要讲话,主任委员刘震司长作题为《我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战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的专题报告,水利部副部长刘宁作会议总结。与会代表分别听取了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李锐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员等专家做的研究专题汇报,并围绕“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保护”这一主题,探讨水土保持科技问题,会后提交的建言献策报告得到胡四一副部长的批示,并要求予以落实。
三是协助举办“国际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防治研讨会暨第一届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年会”
委员会于2010年10月11-15日协助世界水土保持协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和中科院水土保持所举办了“国际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防治研讨会暨第一届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年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印度、新西兰、泰国、蒙古等36个国家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土壤侵蚀与保护、土地退化与防治、土地退化与治理的环境效应评价、土地退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与土地退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水利部刘宁副部长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中国科学院丁仲礼副院长、陕西省姚引良副省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这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广泛交流了各国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促进了全球土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四是积极组织委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委员会先后组织委员单位参加了“国际水利水电高层论坛”、“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讨会”、“十一届、十二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第一届世界土壤侵蚀大会”、“国际水土流失与土地退化防治研讨会暨第一届世界水土保持协会年会”、“第四届黄河国际论坛”、“水土保持与生态水文学术研讨会”等多项国内外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并在会上做了论文汇报和交流。
二、近期水土保持科技工作重点方向
(一)加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
强化土壤侵蚀动力学机制及其过程,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及评价模型研究,土壤侵蚀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机制及关键技术,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效应、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蚀机理及适用性评价研究,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区域水土流失治理标准与容许土壤流失量研究,水土保持与社会经济学研究,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耦合关系与评价模型等十大基础理论研究,重点在水土保持对江河泥沙演变的作用与机理、生产建设活动人为水土流失机理与测算、中小河流水土保持减灾作用机理等方面有所突破,获得一批原创性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促进科技进步,推动水土保持科学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二)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加强水土流失区林草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降雨地表径流调控与高效利用技术,水土流失区面源污染控制与环境整治技术,开发建设项目与城市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水土流失试验方法与动态监测技术,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水土保持数字化技术,水土保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九项关键技术研发,开发一批面向水土保持现代化的高新技术。重点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生态清洁型流域术、农牧交错带水风蚀复合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关键技术与试验示范研究、水电开发区生态保育与梯级水库泥沙来源控制等技术研发与创新和模式集成,为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发展提供实施依据和科技支撑。
(三)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一是持续不断地跟踪国际水土保持科技前沿,引进先进实用水土保持技术。着重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水环境与生态建设、中小流域防灾减灾、植被快速恢复与土壤修复等方面引进多项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技术引进的质量和水平。二是在高度重视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统筹协调“948”计划与其它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形成技术引进与开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创新模式。
(四)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
一是加强水土保持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二是要以在重点治理区建立科技示范园为契机,强化示范园区的科技推广示范与辐射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科技示范与推广作用。三是充分利用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网,加强管理、科研、生产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将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五)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一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二是要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学会科技协作工作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和营造良好的科技交流研究平台与氛围。三是通过开展合作研究、人员交流、承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组织委员单位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扩大对外合作,深入推动学术交流。
(六)加强科普教育宣传
一是继续开展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推广福建等省区的中小学水土保持教育经验,坚持从娃娃抓起,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保持水土,从我做起”的自觉性,从而带动家长,影响整个社会。二是加强面向基层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培训,以培养农民技术骨干为基础,培训与普及相结合,提高广大群众应用科技的能力。三是要通过树立示范流域、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等生态建设典型,增强群众运用科技的自觉性,切实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