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的思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2-03-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周月鲁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干流总长1321km,流域总面积102万km2,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398.3亿m3,水资源总量429亿m3。塔里木河流域历史上植被较好,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使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自1972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320km河道开始断流,两岸大面积红柳、胡杨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流域中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贯彻2000年9月朱镕基总理在新疆考察时提出的“要用5~10年时间使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指示精神,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委派,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力量参加了2000年冬季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的全过程,完成了从博斯腾湖调出7亿m3水量的任务,实现大西海子水库向下泄水2.27亿m3,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流程累计达到216km,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在调水期间,有效地协调了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新疆塔里木流域管理局等方面的关系;解决了河道过水能力低、险工险段多、调水难度大、防凌问题突出等技术难题;提出了继续输水至台特马湖的建议方案,在后来的输水工作中得到充分采纳,取得良好效果,使断流近30年的塔里木河全线通水,为综合治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赢得了时间。如何实现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长期协调发展,通过塔河输水实践,引发了以下认识与思考。
    一、水资源短缺是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
    “有水则绿洲,无水则荒漠”。历史上,塔里木河干流地区较多的来水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天然绿洲景观,然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渐渐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源流来水量不断减少
    塔里木河流域远离海洋,三面高山环绕,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仅为236.7mm,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流域水资源匮乏,产水模数仅有9.2万m3/km2,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3。塔里木河干流流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年均降水量只有41.1mm,干旱指数高达28~80,属极端干旱地带,干流沿河两岸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用水,全靠源流下泄水量维持。随着源流地区人口和灌溉面积的大幅度增加,进入塔里木河干流的水量逐年减少,导致塔里木河干流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2.流域治理缺乏统一规划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长期以来分属各地、自治州、兵团等多方面管理,没有形成全流域的统一管理机构。1997年虽然成立了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和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负责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各源流控制性引蓄水工程及流域管理机构分属各地区管理,特别是长期形成的以地域为单元的区域管理观念较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流域水资源难以实施有效的统一调度、合理配置,难以协调地方和兵团、源流与干流、生产与生态的用水关系。
    3.无序过度开发,浪费严重
    随着人口增加,塔里木河流域灌溉面积发展迅速,滥垦、滥樵严重。据统计,1991年以来,干流地区新开垦荒地已超过3.3万hm2。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的人口和灌溉面积也分别从1950年的156万人和34.8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392万人和125.5万hm2,灌区用水量从20世纪50年代的50多亿m3增加到现状的153亿m3,用水增长了近2倍。在用水量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用水效率却很低。现有灌区配套很差,渠道防渗率仅21%,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32~0.46,灌溉技术和管理落后,大水漫灌十分普遍,毛用水定额每亩高达1000~2000m3,浪费十分严重。
    4.水利工程建设布局不合理,缺乏控制性骨干工程
    一是源流缺乏山区控制性调节工程。塔里木河各源流多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径流年内分配严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的6~9月,且主要为洪水。而3~5月灌溉季节来水量很少,需水量却占全年需水量的30%以上。由于缺乏控制性调节工程,来、用水过程极不协调,洪水灾害与干旱缺水并存。二是平原水库过多,蒸发渗漏损失大。塔里木河“四源一干”共建平原水库76座,年蒸发渗漏损失水量约20亿m3,水库水利用率仅30%左右。三是干流中游地区引水口增多,且大多数无永久性控制工程;渠系布局不合理,工程配套差,渠道大多数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防渗措施;田间大水漫灌,散失严重。
    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是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塔里木河3次调水成功是政府宏观调控、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的成功范例。它告诉人们,要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管理体制,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立足流域,统一规划
    在近期内,为实施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抢救工程,利用孔雀河博斯腾湖近几年来水充足的有利条件,3次成功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第三次输水到达台特马湖,有效缓解了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但从长远看,博斯腾湖还承担着孔雀河沿线农业灌溉和下游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的任务,若长期依靠大量从博斯腾湖调水,会使湖水位下降,矿化硬度加大,孔雀河下游生态用水得不到保证,必然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因此,只有立足塔里木河全流域,从解决本流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不善、浪费严重等问题入手,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充分挖掘现有的水资源潜力,调整产业结构,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2.建立高效权威的流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对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而言,建立高效权威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十分必要。目前应加强和充分发挥流域机构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统一管理职能与作用,建立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区域管理服从流域统一管理的运行机制,以保障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
    3.完善和加强流域水法规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明确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水事权益的划分,明确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权限和职责,调整和规范流域治理与开发和流域与区域管理的关系,从流域的统一规划到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到水量分配原则,从生态用水确定到节约用水和水资源有偿使用,从水政监督规范化建设到执法职责划分和分级水政执法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并纳入地方性法规之中,通过流域法规体系建设,强化突出流域的整体功能与效能。
    4.强化取水许可制度
    应严格取水许可管理,建立流域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下的分区域分级管理机制,加强取水许可水资源技术论证,坚持以供定需,总量控制,强化流域机构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对新建取水项目应加强用水定额、节水措施、量水设施和水质监测等方面的论证。对现有取水工程也应在日常监督管理中提出节约用水,降低单耗的具体要求,从总体上协调好全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的关系,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三、强化节水灌溉是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塔里木河流域近期实施的调水是成功的,但长远讲要坚持走以节约用水为中心、水资源综合利用优化配置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利用经济手段促进节水灌溉
    国家已加大对塔里木河综合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对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较大的节水工程,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很大扶持。应当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采取政策引导、以奖代补和贴息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通过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多渠道筹集节水灌溉资金,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道路。
    2.研究节水灌溉新措施
    认真总结借鉴国内外节水灌溉的成功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加快研究节水灌溉措施。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塔里木河实际的节水灌溉设备研制、开发和生产体系。同时,要加大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力度,提高节水灌溉科技含量。节水灌溉应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输水过程中的节水,重点应放在减少渠道输水损失上,通过采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等措施,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二是田间灌水过程中的节水,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溉,减少田间灌水过程中的水量损失;三是用水管理过程中的节水,要强化节水灌溉制度,推行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四是推广应用农业蓄水保墒耕作措施,充分拦蓄天上水,优化配置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持利用土壤水。
    3.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
    要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一手抓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做到建管并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管护工作。在推广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增产重点县(团场)和节水型灌区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建设高素质的节水灌溉技术队伍。
 
    作者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局长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