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第2期简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8-05-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国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
简 报
第 2 期
简 报
第 2 期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2008年5月27日
编者按: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设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经过20年的实践,试验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了有效地宣传推广毕节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水利厅和毕节地区行署把宣传毕节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效与经验作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抓住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毕节召开的有利契机,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报道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贵州毕节试验区水土保持宣传成果突出
贵州省水利厅、毕节地区行署高度重视毕节试验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的总结和报道工作,拟定了《贵州省毕节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示范区宣传方案》(以下简称《宣传方案》),并成立了由省水利厅黎平厅长任组长的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组织协调机制,明确了责任分工,落实了宣传经费。《宣传方案》对毕节地区20年来坚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深度挖掘,精心策划了一整套宣传报道的形式和素材,形成了电视宣传、报纸与广播报道宣传、典型人物与事例报道三个子方案。
贵州省水利厅、毕节地区行署先后多次与中央和地方媒体接洽,就毕节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采访报道事宜交换了意见。2008年4月7日-18日,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水利报、贵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赴贵州毕节地区进行了深度采访报道。记者团先后深入毕节地区的黔西县采访了索风营水土保持“三同时”示范工程、驮煤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赴大方县桶井小流域采访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成效,赴毕节市清水铺镇橙满园村采访了该村转变观念,科学种植经果林,脱贫致富的典型事例,赴金沙县采访了大田小流域、老鸦岩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由于策划精心、准备充分、组织有力,采访报道收效显著,各大新闻媒体纷纷长篇刊登毕节试验区20年坚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n 人民日报4月13日刊登了“变索取为涵养 变破坏为建设——毕节试验区:山绿水清 农民奔富” 并配发编者按。
n 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系列专题节目。
n 光明日报4月14日发表了“生态保护同样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三个农民眼中的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
n 经济日报4月15日刊发了“贵州毕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显成效”。
n 中国水利报4月15日头版刊登了“贵州毕节:廿载不懈治理 生态换新颜”。
同时,贵州省、毕节地区有关新闻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
贵州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了四条相关新闻。《毕节日报》刊发了“在经济发展中解决生态问题——访毕节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秦如培”、“重整山河看今朝 ——全区水保工作亮点回眸”、“治理千山万壑 受益千家万户 ——大方县水土保持工程综述”、“‘树痴’杨先福”、“让生态文明理念在试验区枝繁叶茂” 等系列报道。
贵州省水利厅还特别制作了“奔腾的盘江——贵州省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光盘、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就展板。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办公室制作了“戮力同心绣乌蒙——毕节试验区20周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巡礼”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