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宁都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3-06-1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一、基本情况
宁都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市北部,属赣江流域贡水上游。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被誉为“客家祖地”、“文乡诗国”、“苏区摇篮”、“ 赣南粮仓”、“赣江源头”。
宁都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也是赣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据1981年农业区划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224.4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30.2%,曾被称为“江南红色沙漠”,有“宁都要迁都”的说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宁都县开展了连续三十多年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累计开展了89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4 km2,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大幅降低。据2021年全县水土地保持公报显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下降为800.32km2,水土保持工作成效显著。曾经的“红色沙漠”园了“山绿、水清、村美、民富”的绿色梦。
二、特色经验
1、加强组织领导
宁都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议事干事日程,编制全县水土保持规划,成立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和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领导小组,制定多项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完善了水土保持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稳步推进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创建工作。
2、注重教育宣传
宁都县以开展水土保持警示教育为切入点,以宣传水土保持成果为落脚点,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水土保持法施行纪念日、市水土保持宣传周等节点,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水土保持遵规守法意识全面增强,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积极性大大提高。
3、开展综合治理
宁都县以水土保持规划为引领,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做到山上与山下统筹、生态与民生并重、开发与保护兼顾,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出生态安全、生态产业、生态清洁等多种治理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成功经验。
4、强化预防监督
宁都县利用县、乡、村三级水保监督管理网络和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监测等新手段、新技术,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严把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设施自主验收,水土保持信息及时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严厉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
5、重视科技支撑
宁都县加强了与江西省水利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部门和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加大了水土保持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等科技方面的投入和项目引进力度。近几年来,我县共引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厅级重大研究课题等共28个,获奖项目有6个,其中有20多项水土保持新技术在我县得到推广应用。
三、创建成效
30年来,宁都县累计投入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资金1.9亿元,带动其他部门和社会资金180多亿元投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有效治理水土流失1114平方公里。先后创建了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1个,并于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实现了“生态好、产业兴、城乡美、百姓富”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目标。一是生态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12%,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545.3万立方米;全县水土保持率达到80.01%;全县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2.53亿立方米,森林及河湖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二是产业兴。依托当地良好的水土资源,以脐橙、油茶和茶叶为主的林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蓬勃发展,有力助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三是乡村美。乡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道路整洁通畅、坑塘碧水清澈、庭院经绿化美化的生态宜居目标;四是百姓富。宁都县近三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10.72%,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宁都县黄陂镇金坑村崩岗治理前原貌
宁都县城源小流域水土流失山地原貌
宁都县黄陂镇金坑村崩岗治理后的效果
宁都县蔡江乡万亩扶贫茶叶基地
宁都县城源小流域水土流失山地种植的水保林
宁都县小洋万亩脐橙产业扶贫基地
宁都县勾刀咀生态清洁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