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诗画修河 生态修水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4-10-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幕阜如虎,窥三湘而瞰楚地;修河似龙,奔鄱湖而下长江”。
修水,一个因水而得名的地方。
这里,区位独特,地理优越,处鄱阳湖水系修河上游,居幕阜和九岭山脉之间,位于湘鄂赣三省九县区域中心。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形成了“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独特景象,可谓如诗如画,宜居宜游。
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北宋“诗书双绝”黄庭坚就出生于此,近代更有“陈门五杰”被载入辞海。
这里,又是一片血染的沃土,打响了秋收起义第一枪,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制作并率先升起。革命战争时期,修水牺牲的烈士达十万多人,其中有名在册的就有10333名。是革命老区,国定贫困县。
修水县版图面积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森林覆盖率达到72.8%,是江南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放眼今天的修水,满目苍葱翠绿、碧水蓝天。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视察修水后,感慨地说:“那里是一片绿洲,空气都是甜的……”。
曾几何时,因历次战争和各种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修水,属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侵蚀程度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13平方公里,崩岗5457座,占版图面积的29.6%。
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历来就是修水工作的重中之重。
修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山不绿、水不清、修水人民不甘心”、以“生态立县、水保兴县”为理念,坚持不懈,持续推进,努力实现“最美丽富饶的农村、最文明秀丽的山城、最安定和谐的社会、最优质良好的生态”的目标。
五、六十年代,修水县就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民工建勤”、“专业队”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开展了以兴修水利、河道治理、植树造林为重点的治山治水工程,有效预防了水土流失。
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强烈流失的山坡开挖竹节水平沟并栽树种草,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八十年代初,修水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成立了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局”的修水县水土保持局,集水保治理、农村能源等职能于一体,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一边开展水保治理,一边修建沼气池、节柴灶,推广烧煤,进行封山育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社会效应显著。在白岭水保站开展气象、水文、水土流失等观测试验,为重点流失区水保治理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
进入新世纪,修水县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修水县水土保持委员会”、“修水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各乡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水保员,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在水保治理中,一是创新理念,树立大水保的理念。整合水利、水保、国土、林业、农业、农发、茶叶、蚕桑、扶贫等资金开展水保治理;二是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水保治理。引导返乡创业、外商、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帮扶等社会资金,建立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部门协作、多方配合,群众参与、共同建设”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科技,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水保科研工作。把水保治理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先后和北京林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土保持科研院、江西蚕桑、茶叶研究所、九江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部、省、厅奖项。
水利部、长江委、省市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修水这块红色土地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领导和专家们多次莅临修水视察、调研、检查、指导水保生态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修水县先后成功实施了国家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工程、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连续四期)、生态修复等项目。
多年来艰辛探索,多年的锲而不舍,修水县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闯出了一条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科学规划与防治,在治理重点区内,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反租倒包”方式流转土地,以水保项目补助资金为杠杆,结合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个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规划思路, 一治一大片、一治一流域,初步探索出具有修水特色的“强烈流失区综合治理型”、“水保产业开发型”、“中、轻度流失区生态修复型”、“城镇水保生态型”、“水保科技推广型”等五大治理模式。
推进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项目,由“远山播绿”向“身边增绿”转变,累计造林45.65 万亩。同时,进一步落实好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林地占补平衡、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有效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做大做强蚕桑、茶叶、油茶等产业,建成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依托的生态产业基地600多个,面积达20多万亩。山谷草茶、宁红金毫、绿冬丝科、逸家蚕丝、润和茶油等一大批水保产业品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
充分挖掘革命传统、自然生态、历史民俗等“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打造、培植了修河源黄龙山名胜区、程坊风景区、杨家坪次原始森林、双井黄庭坚故里生态文化村、桃里陈氏五杰故里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水保生态建设共进双赢。
大力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切实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狠抓水保监督、林政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100%,实施率达98%,验收率达96%。
努力普及水保知识与科技,增强民众的水土保持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建设了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和大桥镇七里山“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
几十年来,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7条,综合防治面积939.86平方公里,治理度70.5%,林草覆盖率达77.12%,土壤侵蚀减少率达45.9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河桥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修水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第一批水保监督执法试点合格单位”、“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先进集体”;多次荣获“江西省水土保持先进单位”、“九江市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等荣誉,培养了两位全国水保先进个人和一位省级水保劳动模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首过去,我们不免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任重道远!我们将按照省水利厅提出的“抓重点,出模式,大胆宣传,南看兴国,北看修水”总体要求,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为契机,坚持生态理念,在新的起点上,快马加鞭,乘势而上,迈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未来的修水,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人会更富!镶嵌在赣西北大地上的这颗明珠将会更加璀璨夺目!......
江西修水县水土保持局 樊水宝 杨霞庄
修水,一个因水而得名的地方。
这里,区位独特,地理优越,处鄱阳湖水系修河上游,居幕阜和九岭山脉之间,位于湘鄂赣三省九县区域中心。
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形成了“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独特景象,可谓如诗如画,宜居宜游。
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北宋“诗书双绝”黄庭坚就出生于此,近代更有“陈门五杰”被载入辞海。
这里,又是一片血染的沃土,打响了秋收起义第一枪,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这里制作并率先升起。革命战争时期,修水牺牲的烈士达十万多人,其中有名在册的就有10333名。是革命老区,国定贫困县。
修水县版图面积4504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森林覆盖率达到72.8%,是江南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放眼今天的修水,满目苍葱翠绿、碧水蓝天。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同志视察修水后,感慨地说:“那里是一片绿洲,空气都是甜的……”。
曾几何时,因历次战争和各种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修水,属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是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侵蚀程度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13平方公里,崩岗5457座,占版图面积的29.6%。
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历来就是修水工作的重中之重。
修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山不绿、水不清、修水人民不甘心”、以“生态立县、水保兴县”为理念,坚持不懈,持续推进,努力实现“最美丽富饶的农村、最文明秀丽的山城、最安定和谐的社会、最优质良好的生态”的目标。
五、六十年代,修水县就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采取“民工建勤”、“专业队”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开展了以兴修水利、河道治理、植树造林为重点的治山治水工程,有效预防了水土流失。
七十年代末,开始在强烈流失的山坡开挖竹节水平沟并栽树种草,收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八十年代初,修水县人民政府为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成立了当时被誉为“江南第一局”的修水县水土保持局,集水保治理、农村能源等职能于一体,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一边开展水保治理,一边修建沼气池、节柴灶,推广烧煤,进行封山育林,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社会效应显著。在白岭水保站开展气象、水文、水土流失等观测试验,为重点流失区水保治理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
进入新世纪,修水县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修水县水土保持委员会”、“修水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等机构,各乡镇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水保员,县政府每年与各乡镇政府和县政府有关部门签订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状,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在水保治理中,一是创新理念,树立大水保的理念。整合水利、水保、国土、林业、农业、农发、茶叶、蚕桑、扶贫等资金开展水保治理;二是创新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水保治理。引导返乡创业、外商、香港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帮扶等社会资金,建立了“政府主导、统一规划,部门协作、多方配合,群众参与、共同建设”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科技,加强与科研单位的水保科研工作。把水保治理与教学、科研相结合,先后和北京林业大学、武汉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省水土保持科研院、江西蚕桑、茶叶研究所、九江茶叶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部、省、厅奖项。
水利部、长江委、省市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修水这块红色土地给予了无限的关怀和大力的支持,领导和专家们多次莅临修水视察、调研、检查、指导水保生态建设。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修水县先后成功实施了国家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工程、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连续四期)、生态修复等项目。
多年来艰辛探索,多年的锲而不舍,修水县始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闯出了一条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子。
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科学规划与防治,在治理重点区内,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反租倒包”方式流转土地,以水保项目补助资金为杠杆,结合县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按照“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个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规划思路, 一治一大片、一治一流域,初步探索出具有修水特色的“强烈流失区综合治理型”、“水保产业开发型”、“中、轻度流失区生态修复型”、“城镇水保生态型”、“水保科技推广型”等五大治理模式。
推进退耕还林、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项目,由“远山播绿”向“身边增绿”转变,累计造林45.65 万亩。同时,进一步落实好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林地占补平衡、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有效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做大做强蚕桑、茶叶、油茶等产业,建成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依托的生态产业基地600多个,面积达20多万亩。山谷草茶、宁红金毫、绿冬丝科、逸家蚕丝、润和茶油等一大批水保产业品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
充分挖掘革命传统、自然生态、历史民俗等“红色、绿色、古色”资源,打造、培植了修河源黄龙山名胜区、程坊风景区、杨家坪次原始森林、双井黄庭坚故里生态文化村、桃里陈氏五杰故里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实现旅游产业发展与水保生态建设共进双赢。
大力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方针,切实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狠抓水保监督、林政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100%,实施率达98%,验收率达96%。
努力普及水保知识与科技,增强民众的水土保持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建设了长林“水保生态科技示范园”和大桥镇七里山“水土流失警示教育基地”。
几十年来,全县累计治理小流域97条,综合防治面积939.86平方公里,治理度70.5%,林草覆盖率达77.12%,土壤侵蚀减少率达45.96%。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河桥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修水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第一批水保监督执法试点合格单位”、“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先进集体”;多次荣获“江西省水土保持先进单位”、“九江市水土保持先进单位”等荣誉,培养了两位全国水保先进个人和一位省级水保劳动模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回首过去,我们不免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任重道远!我们将按照省水利厅提出的“抓重点,出模式,大胆宣传,南看兴国,北看修水”总体要求,以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为契机,坚持生态理念,在新的起点上,快马加鞭,乘势而上,迈上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未来的修水,山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人会更富!镶嵌在赣西北大地上的这颗明珠将会更加璀璨夺目!......
江西修水县水土保持局 樊水宝 杨霞庄